13岁台球神童小学三年级退学 称不想当平民百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13岁台球神童小学三年级退学 称不想当平民百姓
2009年06月08日 11:29 来源:大河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三年级便辍学 9岁成台协会员 曾击败师兄丁俊晖 被誉为“新台球神童”

  一个普通家庭 为培养儿子成才 父母漂泊半个中国 如今几乎已倾其所有

  朱英辉8岁开始打球,随后辗转全国各地拜师学艺,满洲里、哈尔滨、上海、广东都留下了他的足迹。2007年,他拜入有着“中国斯诺克教父”之称的伍文忠门下,成为了“伍家班”的正式成员之一,11岁的他终于在自己漂泊的学艺路上暂时稳定了下来。

  两年过去了,依旧是胖乎乎的体形,依旧是笑起来就眯着的眼睛,但是这个刚满13岁的男孩已经向世人展露了自己在球台上的天赋——小小年纪便参加职业赛事而且杀入正赛,同时还创下了中巡赛单杆破百的最年轻纪录,在表演赛中击败了师兄丁俊晖,还让现世界排名第一的奥沙利文啧啧称奇。

  现在越来越多的镁光灯聚焦在了朱英辉的身上,而他也被誉为是超越丁俊晖的“新神童”。伴随着赞美而来的当然也有争议,比如读书、比如“倾家荡产”的培养方式……他的父亲朱忠海说:“没办法,已经走上这条道了,爱说就说去吧!”

  关于成长

  “每天上学前

  都要玩上几杆”

  童年的朱英辉生活在满洲里,家里开了一个桌球厅,摆了几张“美式黑八”的台球桌子,他的父亲朱忠海没有想到,家中赖以为生的小本生意将会影响儿子的一生。“那时候他刚上小学一年级吧,个儿还没有球杆高呢,但是每天上学之前都要玩上几杆,放学回来也要玩。”朱忠海说,“虽然没学过,也不会什么杆法,可他竟然能控制住球,两个月之内清了三次台。”

  有些吃惊的朱忠海在2004年的6月去了一趟哈尔滨,此次行程的目的是为了请曾拿过全国美式黑八冠军的赵岩去家里看看儿子是不是真的有天赋。看了朱英辉打球之后,赵岩只说了一句话,“这孩子罕见”。虽然其实自己也拿不定这个“罕见”的分量和虚实,但是朱忠海还是做出决定让孩子练球,当年7月他带着儿子来到了哈尔滨。

  在哈尔滨台协主席刘佩显的帮助下,还不满9岁的朱英辉成了台协成员,每天一边上学一边练球。然而哈尔滨的台球氛围尤其是斯诺克氛围并不浓厚,2006年初他便由父母带着到了广东惠州,和名将梁文博在一起待了几个月。自从到了惠州,朱英辉便再也没有上过学,学历也由此停留在了小学三年级。而从此以后,他的全部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台球上。

  但是,几经辗转之后,家里的经济状况远不如前,而从小有些娇惯的朱英辉又不时地淘气调皮,甚至会为了一根雪糕打滚耍赖,以至于急脾气的朱忠海常常动粗,“那段日子老揍他,管不住啊!最后没办法,9月份我们就带着他回了满洲里。”

  虽然回家了,但是孩子不能耽误,所以一个月后朱忠海又和妻子一起带着朱英辉到了上海,投在了丁俊晖的父亲丁文均门下。四五个月大约花了三四万,在上海的高消费面前,朱忠海带着朱英辉又一次选择了离开,在好友的邀请之下,他们重返广东。然而没两个月听说伍文忠回国了,父子俩立刻赶到了大连。

  伍文忠只让朱英辉打了几分球,就对朱忠海说:“这孩子行,交给我吧,你们可以走了!”朱忠海有些诧异,甚至不敢相信,但当自己亲眼看到伍文忠如何指导学生后,朱忠海放心了。让朱忠海放心的还有,伍文忠不收学费,而且对于生活费也没有强制要求,如果父母要给,伍文忠就暂时保管,而且也大都不多。孩子需要用了,就找“忠叔”取。伍文忠说,对于孩子们的投入基本上是自己掏的。

  第二天,朱忠海就回了满洲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朱忠海说:“虽然不是内行,但也看得出一些门道,见过不少教练,这次见到‘忠叔’知道找对人了。”

  那一年是2007年。在此前后,有许多和朱忠海一样的父亲,带着孩子前来拜师,伍文忠挑人的方式和对朱英辉一样——打几分。但大多数人得到的答复都是“摆摆手”。

  此后,伍文忠的球房开到了广州,之后又转到了深圳。两年来,朱忠海曾几次千里迢迢赶到南方来看儿子,但每次都是匆匆会面后,被伍文忠近乎无情地请走了。对于弟子“独立”的要求,伍文忠严乎寻常。

  关于台球

  “未来这个孩子

  可以统治球坛”

  伍文忠是中国斯诺克的第一代球员,但是个人的球员生涯并不成功,不过作为一名教练,他在国内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能及。这个被圈内人亲切地称之为 “忠叔”的人,名下弟子个个都是现在国内球坛的腕儿,梁文博、肖国栋、田鹏飞、金龙,包括丁俊晖都曾是其门下弟子,所以他也有着“中国斯诺克教父”的称谓。

  第一次见到朱英辉,伍文忠就对这个外号叫做“小胖”的家伙充满了好感。“我看中的孩子全都出来了,一个也跑不了。”伍文忠说,“小胖是我见到过的孩子当中天赋最高的,这么多年都没有遇到过,未来这个孩子可以统治球坛。”

  在伍文忠的调教下,12岁的朱英辉逐渐在国内崭露头角,去年12月份在中巡赛郑州站与丁俊晖的一场比赛中,他的获胜令众人瞠目结舌。就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伍文忠在宾馆里遇到了拿着球杆练瞄准的朱英辉,看到师傅来了,朱英辉说:“明天我一定要赢小晖哥。”一想起那件事,伍文忠便略带得意地表示:“当时媒体都说是丁俊晖让着小胖,实际上懂球的都知道小胖是凭实力赢的,当时他在球台上那种攻防有度的感觉,完全与年龄不相符。”

  现在在伍文忠门下还有六七个“娃娃军”,大的不过17岁,最小的则只有11岁,所有人都在深圳的一家球房练球。大家都承认“朱英辉的球打得最好 ”,自然“小胖”也最得师傅的宠爱。相比于高人一筹的球技,更让伍文忠动心的是朱英辉身上散发出的那股霸气,“他一上球台的那种气势就可以把对手镇住,很有霸气,特别具有统治力,我要把他往奥沙利文和希金斯之间培养。说句良心话吧,我很看重小胖,现在一年我往他身上大约要投四五万,甚至我这10年的生命都愿意附加在他身上,他就是我的宝贝。”

  把朱英辉当宝贝的伍文忠没少花费心血,但有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懂事的“小胖”还是会有一些不理解。朱英辉喜欢玩电脑、上网,但是生怕他分心的伍文忠对此控制得非常严,以至于朱英辉常常赌气说:“忠叔好什么啊,都不让我玩电脑。”对于爱徒的牢骚,伍文忠看得很开,他说:“他实际上还是一个孩子,但是比较特殊,就因为这份特殊,我会对他比较包容。”

  关于处事

  “小摩擦是有的,他有时候比较过分”

  前几天儿童节的时候,亨德利在广州打了一场表演赛,对手就是伍文忠手下的小球员们,但是已经声名鹊起的朱英辉没有去成,而是躲在了球房的办公室里流眼泪。“我是故意这么做的。他就是得到的东西太多了,我要让他知道没有什么是他应该得的。”伍文忠说,“如果你表现不好,即使你再强也得不到,现在需要给他一些挫折。”

  可能由于父母从前过多的宠爱,朱英辉的个性在师兄弟眼中有些“强”,他身边的师兄弟们常为此“苦不堪言”。在他们的宿舍里没有电脑,也没有电视,很多人便通过手机玩游戏,而朱忠海怕朱英辉“玩物丧志”,特地没有给儿子买手机,于是其他人的手机就成了朱英辉的目标。有时候拿玩具赛车交换,有时候好言相求,有时候则是直接抢,矛盾一激化自然就会有人“告诉忠叔”。

  “兄弟之间的小摩擦还是有的,他有时候是比较过分。比如他觉得哪个台好,就会把别人挤走。”伍文忠说,“为了惩罚他,我就让他坐在他最讨厌的人面前看人家打球,一呆就是三天,我也陪他一起坐。我慢慢磨他,他就会哭,毕竟他还是小孩子,很天真的。”除了类似的惩罚,伍文忠还刻意和爱徒保持距离,“ 以前都是他抱着我睡,现在分开了,不能让他太依赖我,他会有点狐假虎威的感觉。”

  为了让朱英辉更合群,伍文忠还特地让自己的搭档黄叔给朱英辉上德育课。当了一阵子“思想品德老师”的黄叔说:“一开始真的很难教,但是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过段时间应该就能改过来了。”但是人的性格转变真的需要一个过程,现在的朱英辉似乎仍然不是很受欢迎。在很多师兄弟看来,黄叔传授的“弟子规” 就像是给朱英辉讲故事一样,很多时候他依旧我行我素,“你看他中午吃饭的时候又不收球就知道了,没什么用。”

  记者手记

  你的青春谁做主

  朱英辉漂泊了大半个童年,最终落脚的“天堂”,其实是深圳一家名为“新港湾台球俱乐部”的球房。球房设在一栋商住楼的四层,在这个占地一层的店里,除了数张球桌外还有“伍家班”的宿舍。孩子们挤在集体房间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甚至没有书。这家并不起眼的俱乐部,既是“教父”伍文忠的授业基地,也是球客的娱乐之所。客人与学员间,隔着的仅是一层玻璃。

  俱乐部楼下,是一家菜馆,楼前是棋牌室和小球厅,再远一点有网吧、超市和闪着红灯的美容院。不大的路上是和普通街市一样的平常人群。总之,这个培养了“新台球神童”的环境很“民间”。其实,伍文忠的“伍家班”本就是一支“民间职业球队”——他们资金自筹,教练自请,比赛自己安排……

  伍文忠和弟子们既是系于一线的集体,又是互相寄托青春的两代人。伍文忠也曾是斯诺克选手,只是未能成功,或许正是这样,面对已无法做主的青春,他把一球成名的梦想寄托给了门生;而朱英辉们则把青春交给了师傅,而冠军梦一直保留在用青春拼搏的未来里。

  被孩子们唤做“忠叔”的伍文忠,曾带着丁俊晖拿下了斯诺克全国冠军、亚洲冠军和世青赛冠军。“中国台球教父”的传奇也由此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现在的伍文忠,正花着自己的积蓄培养着这群年少的徒弟。他的梦想是把他们带到英国,让他们和师兄丁俊晖一样征战于斯诺克的最顶峰。

  朱英辉最得师傅宠爱。很长一段时间,师傅都会抱着他入眠。和伍文忠聊天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小胖”其实是个很单纯的孩子。这个说法和小胖的照片构成了记者对朱英辉的第一印象,但当记者和小胖开始“没大没小”后,渐渐发现这个13岁的男孩并不简单。不敢说他是天才,但天赋确实令人羡慕,一杆杆击球,一次次入洞,水平比师兄弟着实高出不少。就连站在一旁已经成名的田鹏飞也不禁说道:“行啊,真准!”“小胖”的回答简单却霸气,“这也叫准?”

  在球台上“霸气”,和人打交道时也“厉害”,在球房嗓门最大的似乎总是他。趁师傅不在,他还软磨硬泡地向记者要手机玩游戏。实在理亏了又哈哈大笑:“干你们这行的嘴太厉害了,我说不过。不玩了。”就当记者以为他作罢时,他又突然眯着眼笑着说:“哥哥,还是给我玩会儿吧!”玩闹时他就像弟弟,但一采访却羞涩中带着“滑头”,除了呵呵笑就是支支吾吾,不喜欢正面回答问题。

  伍文忠很看重小胖,“现在一年往他身上要投四五万,甚至我这十年的生命都愿附加在他身上。”和伍文忠一样疼爱小胖的当然还有他的父母,他们倾其所有,所期望的无非也是圆得一梦。一样的师傅,一样的青春,一样的关爱,一样的草根,一样的“倾家荡产”……朱英辉能否成为又一个“小辉”,或许青春是最好的答案。

  关于弃学

  “根本不想,

  也不喜欢读书”

  朱英辉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而他身边的师兄弟们大都如此,14岁的黄子顺、12岁的高乐、11岁的周跃龙,还有16岁的陈喆,全都没有读完小学。唯独一个例外是来自香港的东东。这段时间11岁的东东没在深圳练球,而是在香港准备考学,因为在香港辍学打球是不允许的。或许东东是这几个“伍家班” 成员中学习最好的,但是球技却不怎么样。

  伍文忠说:“他(东东)现在就是边练球边读书,可是水平和基本功和我们这边最小的(球员)都差了一截。一旦选择了斯诺克,你就必须放弃上学,竞技体育就是这样。”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想法不只是伍文忠有,家长们也是这个态度。这几天陈喆的母亲正好在深圳看儿子,她说:“根本没有时间上学,除了练球还得到处参加比赛,选择这项运动就决定了必须放弃上大学之类的常规道路。”朱忠海则表示:“很多人都说像‘小胖’这样的孩子应该去上学,这话说得没错。但是我们这个地方要读书读出来很难,有可能还不如打球。而且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呗!”

  “放弃上学,并不代表就放弃学习和没有文化,我认为真正的大学是社会,孩子们这样没有什么不对,而且平时我们都会给他们讲一些东西”,平日里喜好读些国学的黄叔说。只要有空,黄叔就会用自己所看的书给“伍家班”的孩子们讲传统礼仪、历史等,尤其是朱英辉,因为在他看来“小胖”最需要这些。无独有偶,朱忠海也觉得儿子应该多学点东西。“有文化的就是比没文化的好,对于台球和胜负的理解就不一样。”他说,“看看人家傅家俊,球打得好,涵养也很优秀,‘小胖’就应该这样。”

  长辈们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孩子们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一说起上学,朱英辉立马皱着眉头:“根本不想,也不喜欢。”相比于朱英辉,黄子顺和高乐等人也不想去上学,只是偶尔会留恋一下校园的生活,因为那里有很多的同学,只是这种念头也往往是一闪而过。

  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三年前的2006年朱英辉放弃了学业。也就是当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该法规定: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该法同时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关于未来

  “我不想当平民百姓,

  我一定要做名人”

  在中国,台球圈里9岁到18岁的孩子大约有一两千人,但最终能够成功的只有那么几个人。朱忠海说:“这条路真的风险很大,但是选择了就好好地走到底吧!不是也有丁俊晖这样成功的例子吗?”可以说朱忠海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批父母,但是这些人的孩子未必都像朱英辉那样具有斯诺克天赋,而这正是伍文忠所恐惧的。

  2005年带领丁俊晖夺得中国公开赛冠军之后,伍文忠便去了美国,走之前他对时任中国台协秘书长唐凤翔说道:“我是一个罪人。这次小晖打出来了,但是不知道会有多少父母盲目地让孩子往这方面发展。”果不其然,一时间斯诺克运动风靡大江南北,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球手甚至是少儿球手,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并不适合这项运动。

  现在伍文忠门下的小球员有八九个,但是希望向他拜师学艺的,或是直接被他赶走的人却太多了。“斯诺克是非奥项目,基本上只能靠民间力量来发展,现在的孩子出来打球就背负了太多的东西,如果打不出来是很悲哀的。我不想让他们成为台球的‘奴隶’,而是要享受台球带来的快乐,以后不要为这段生活后悔。 ”伍文忠说,“未来我希望能带着他们去英国,这几天正在找英语老师教他们英语。如果找不到赞助的话我就自己扛吧,只要我还干得动。只希望他们能打好球,到时候有奖金可以分担一点。”

  经过了独自在外的学艺生活,“伍家班”的孩子们都很早熟,大家集体住在球房边一个条件有些简陋的出租楼里,相互照顾,而且都很节俭,每个月的零花钱一般不超过300元。不过毕竟他们都还是孩子,喜欢看卡通,总想着“趁着忠叔不注意去网吧”,对于将来的事情想得很少。一谈及未来,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打好球,拿世界冠军,如果打不出来就回家找个球房当教练。似乎好像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一样,只是硬币的正反面而已。

  朱英辉却有些不一样,当被问及有没有做好最坏的打算时,他收起了笑容,说:“我一定能打出来,我一定会有自己的位置,我一定要拿世锦赛冠军。” 这时记者突然想起了朱忠海说的几句话,“‘小胖’很少跟我们说理想,但是有几次他都特别认真地跟我们说,‘你们的生活太艰苦了,我不想当平民百姓,我一定要做名人’。”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