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分级”呼声高涨 专家称宜粗不宜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儿童阅读分级”呼声高涨 专家称宜粗不宜细
2009年08月28日 11:00 来源:广西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妈妈,我想买这本书。”一位7岁左右的小女孩央求着她妈妈。她妈妈把书抢过来看了一下封面,厉声道:“什么乌七八糟的书,不买。我已经给你挑好书了。赶紧走,我还要去买菜呢。”小女孩被妈妈拉走时,依依不舍地回头望着那本书,失望布满了小小的一张脸。这是记者近日在五象南宁书城看到的一幕。

  生活中,很多儿童的阅读兴趣往往被家长忽略,而家长强加给孩子的阅读未必就适合孩子。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图书本身就是一个大难题。南宁的李女士虽是教育专业硕士,但对如何给5岁的女儿选择适合的图书非常困惑:“我一直都找不到权威出版社的作品。平时给孩子买书,要么凭兴趣要么就看读书排行榜,可这些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一次就冲着是热销书买了一本,回来却发现孩子根本看不懂,自己仔细翻看,发现那书其实是写给成年人的,真是乌龙哦。”面对浩如烟海且良莠不齐的儿童图书,李女士更是无所适从:“有很多儿童图书存在很低级的逻辑错误,比如一个故事里,老鼠生病了,居然去找猫医生看病,这可能吗?而且很多的儿童图书文字太多太长,语言非常不简练,本来就花花绿绿的页面上,还标注拼音,我看了都头晕眼花何况是孩子。”

  近来,国内提倡的儿童分级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儿童阅读难题。

  分级阅读的呼声日渐高涨

  什么是儿童分级阅读?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分级阅读涉及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多个方面。儿童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分级阅读就是按照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的阅读。

  在近日由接力出版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上,专家们倡议作家为孩子写书时,要更加了解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智特征,把梦想和诗意放进书里,在创作中与隐含的读者进行心灵对话;出版社为孩子出书时,要更加注重每个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实际,从策划、编校到推广,更多地考虑到特定的读者对象,把精致和细致放进书里;书店和图书馆为孩子陈列书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进行儿童图书的分级陈列、分级展示,更方便孩子和家长选择图书,为孩子和家长提供选择和阅读的方便;父母和老师为孩子选择书时,要更加尊重孩子的兴趣,把快乐和爱意放进书里。

  分级阅读是一种世界性的阅读趋势。上世纪20年代,西方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分级阅读体系;上世纪30年代,分级阅读读本有了确切的分级标准;到了上世纪后期,英美等国开始制订严格的儿童读物分级制。而紧跟欧美的脚步实行分级阅读的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果颇丰,在最新公布的部分国家和地区青少年阅读力排行榜中,分列第2位和第22位。

  在中国内地,分级阅读逐渐进入出版界和部分专家、学者的视野,涌现出一些分级阅读研究机构和专家,并在不同领域和不同范围内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出版机构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桥梁书”、“阶梯阅读”产品;2008年7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倡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依托专家科研团队和政府支持,在出版分级阅读产品、制定自己的分级阅读标准,尤其是进行广东省内扎实的分级阅读活动推进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内分级阅读研究和区域性阅读推广树立了成功的范例;2009年5月,接力出版社筹备半年之久的“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是一个聚集有志于从事分级阅读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其他人员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的研究机构,并于7月25日推出了“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以0-12岁的孩子为阅读主体,细分了5个年龄段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和阅读欣赏习惯,提出相适应的阅读建议及推荐书目,方便家长和少年儿童系统性、科学性、有针对性地选购图书。

  分级阅读见仁见智

  阅读是一种文化行为、精神行为,而人文性的东西不像数理化那样有世界统一的标准答案,人文性的东西总是见仁见智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教授在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上指出:“分级阅读虽然是一种世界性的阅读趋势,却很难有世界性的分级阅读尺度与标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分级阅读可以互相借鉴、交流,但很难照搬。分级阅读的目标是‘为儿童提供最合适的文本’。”

  广西著名儿童作家王勇英认为,对那些不懂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图书的家长来说,儿童分级阅读提供的书目是个解决难题的办法。此外,分级阅读的目标“为儿童提供最合适的文本”是有利于阅读推广的。王勇英也提出了自己对儿童阅读的看法:“孩子的阅读就像吸收营养一样,应该宽泛些,多接触不同题材的作品,才能均衡营养。那种认为浅阅读是没有营养的,硬逼孩子读经典的观念是错误的。我们首先要培养的是孩子阅读的爱好,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会真正地爱读。我的一些小读者跟我聊过,他们读小学的时候很爱看我写的书,可到了初中以后,他们就不爱看了。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孩子会选择他所能接受的、与他心智发展相匹配的读物。我高兴的是他们读了我的书后愈发喜欢阅读。阅读也是一个渐进的成长过程,家长、老师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就好,不要过于局限。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阅读能力,当阅读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

  在南宁从事媒体工作的覃女士对儿童分级阅读的看法是:“分级阅读可能会方便很多没有太多精力培养孩子阅读的家长。在我看来,孩子要因材施教,而父母的榜样,家庭、学校的氛围会对孩子的阅读习惯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覃女士颇有心得:“我家孩子的识字和阅读是同步进行的。当初,我是有意识把孩子带到书店去感受阅读氛围的。在书店,我让他自己选一本书,他选了《老夫子》,里边的字很少,我陪他一页一页地翻看,念里边的字给他听,听多了看多了,他慢慢就认得简单的字了。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坚持每周固定抽两个下午,跟他一起到书店看书识字。随着年龄的增大,自然而然,他就爱上了阅读,养成了睡前看书的习惯。他特别爱上书店、图书馆,可以在那里呆上半天、一天,认为泡在那里是一种享受。”更让覃女士自豪的是,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在班里成立了“读书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还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来维持“读书会”的运转,孩子的行为影响了身边的一群小同学也爱上了阅读。

  专家指出,分级阅读,不是要把成人世界的复杂对孩子遮蔽,在孩子的阅读世界中划出“儿童不宜”的红线,而是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智,向他们推荐、奉献不同的好书。分级阅读,不是让大人剥夺孩子的阅读自由,在孩子的阅读世界中划出“只此一条”的道路,我们在孩子选择图书的同时,要充分顾全孩子多元化的自由的选择。分级阅读宜粗不宜细,应使分级尽量接近适龄儿童。(李湘萍)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