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让考生奔波像赶场 掐尖行动被指太功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自主招生让考生奔波像赶场 掐尖行动被指太功利
2009年12月28日 16:24 来源: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五校联考”、“中学校长推荐制”、“破格录取偏才怪才”、“985高校自主招生不受重点线限制”……由于今年自主招生在一些高校招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名额明显增加,优惠政策也更加灵活,这令高三学子趋之若鹜。对于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放宽,一些知名中学校长持有不同的见解,并为考生和家长给出了理性的选择方式。

  考生奔波像赶场

  近段时间以来,到高校咨询自主招生事宜的家长不少,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也很多。无论全社会怎么争议和质疑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学生要赶考、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要接受不能得到优惠的打击……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实。自主招生给考生带来机会的同时,从精神上、经济上也带来一定的压力。

  高三学生小刘告诉记者:“看到班里其他同学报自主招生,自己也想试一试,冲着那20分、30分不等的优惠,不得不动心,谁知道高考会不会发挥失常。”高三学生家长马先生说,为了不让孩子花费太多精力,到学校盖章、找校长签字、写推荐信、邮寄报名资料以及到外地参加考试时订车票等一切事宜都由他负责代劳。据了解,学生要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必须报名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为了增加录取机会,考生不得不在一个个高校间奔波赶场,不但增加了考生的备考负担,也打乱了中学的正常教学秩序。

  “掐尖”行动太功利

  教育评论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撰文称,目前国内实行自主招生的80所高校所进行的自主招生,严格说来都是为了“掐尖儿”。高校在利用自主招生机会,通过给予学生自主招生资格,提前把一些优秀学生揽入自己名下。

  对此,陕西师范大学附中副校长李鸿表示,按照教育部和高校最初的设想,自主招生的初衷是在高考之外拓展一条新的人才选拔途径,此类人才应当符合学校发展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但现在的自主招生考试正在逐步失去原有的意义,选拔的标准基本还是考试成绩。“自主招生试点多年,依然是应试选拔,只是程序上有些变化,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标准依然脱离不了高考分数和高分生源。”李鸿说,“高考成绩达不到高校要求没有意义,学生做人、社会活动、综合实践表现,以及兴趣、特长、爱好无从体现,偏才怪才自然可遇不可求,与初衷有距离,建议考生立足于最后的高考。”

  以正确心态去看待

  西安市第一中学校长阎春喜认为,高校选拔方式新招多、路子多、渠道多,学生的机会会更多。自主招生所需要的文体特长、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是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慢慢提高的,自主招生仍然是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摆脱基础教育应试倾向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他强调,自主招生力度加大也是高考改革的一种尝试,它是高校行使招生自主权的一点实践,相比较死板的高考成绩,自主招生有高校自主命题的笔试、面试,显然更利于考察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这只是补充而不是主导,希望公众能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希望学生能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

  量力而行立足高考

  从2003年首批22所高校“5%自主招生”的“试水”,到2006年复旦、上海交大“面试预录取”的“破冰”,再到今年“五校联考”、“校长推荐”引发的社会热议,高校自主招生在争议中持续升温。

  翻看自招院校的招生简章,学习成绩优异、身体健康、综合素质较高、全面发展这几个条件,成为参加自主招生最基本的门槛。不少高校还明确规定,报考者必须是当地省重点中学的年级前几名或区、市重点的年级前几名。所有自主招生的获胜者,几乎都是成绩优秀的高分考生。

  记者发现,在自主招生考试中,高考中真正受益用到自主招生名额学生的比例并不是很多。“大部分高校依然以文化课考试作为自主招生的主要衡量依据,考生还要参加高考,而最优秀的考生得到的优惠一般也只有30分左右。”“绝大多数高校在自主招生时候仍保留了文化笔试,这便把那些具有特殊专长、但高考文化成绩不突出的考生挡在了校门外。”一些老师对自主招生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自主招生其实是把双刃剑,能考自主招生的学生基本都是优秀的学生,对于广大学生而言,面对自主招生要多点冷静,客观评价自身的情况,分清自主招生的利弊,不能盲从,量力而行。 记者 李琳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