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名师”评选沦为权力派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学名师”评选沦为权力派对
2009年09月14日 11:03 来源:荆楚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经统计发现,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还有人身兼几种职务。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 (《长江日报》9月11日)

  “赢者通吃”的潜规则时代,让人对这类乌纱帽横飞的榜单严重审美疲劳。不信你翻翻前几届的名单,情况估计也大致如此。但这样一份名单明晃晃地放在面前,我的眼球仍然被刺痛了。名为“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但一眼望去全是校长,书记等各色官员,甚至有人10年内没有上过一门本科课程,而一线教师仅作为陪衬点缀其中,这个“名师”到底算是什么师?

  或许,这个教育部主导的评选活动,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搞清楚这个问题。既然是评选“教学名师”,那么最起码得有个候选人的教学情况介绍吧,也得有个相应的评选标准吧,可让人困惑的是,那些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的校长书记,该如何评价他们的教学成就呢?相应地,由教育行政部门担当的评审们又究竟是通过怎样的一种绝妙的手法,硬是将这些整日忙于政事的校官们与“教学名师”扯上关系的呢?或许只有天知道。

  其实不需要公众来指手划脚,“校官占九成”本身就已经自证了这个评选的利益化和小集团化,让其公信力降至冰点。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兴师动众地办这个评选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论资排辈分功行赏,更不是慰劳下属派发荣誉“红包”,而只能是为了鼓励教学活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恰恰相反,根本目的非但没达到,反而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形成一次重创。真正潜心教学的一线老师当然未必会在乎这么个荣誉,但是你辛辛苦苦却只有微乎其微的机会,而领导们伸伸手便可以轻松将奖杯笑纳怀中,这种对教育公平的践踏,却是让人无法从容面对的。

  “名师”非师,见证了在高校内,底线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微弱,以及权力的贪婪,以“一个都不放过”的野心横扫着一切名利;“名师”非师,还见证了高校内部根深蒂固的森严等级,“让领导先得”的魔咒原来从未从我们耳边消失;“名师”非师,更见证了一条权力链自上而下地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一旦当官,什么都有”,不仅昭示着权力的无所不能,更是整个行政权力链的相互勾连。而这一切,莫不“归功”于大学精神的日渐沦落,以及管理体制上越来越浓厚的行政化和官僚化色彩。

  如何去行政化和衙门化,已成为当今高校最为艰深难解的重大课题。需要面对这个课题的,不仅是我们的高校,更是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事实上我们看到,后者的表现并不比前者好到哪里去。对于这次教学名师评选,唯一让人感到稍许欣慰的,恐怕就在于结果公开了,没有捂着盖着,让公众有了挑刺和质疑的机会。可这又何尝不是表明了,赢者通吃,权力先沾的教育潜规则已经显性化,甚至受到了某种程度的认可和鼓励?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回归一下常识,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譬如女大学生不是用来陪舞的,“名师”的师指的是教师而非官员,教师是大学的主体而非陪衬——可是,让我们的教育回归常识,看上去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啊!

  作者:吴龙贵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