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前解聘教授”是一张耻辱标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病床前解聘教授”是一张耻辱标签
2009年11月18日 11:25 来源:浙江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吴龙贵

  大旗网上一个题为《武汉大学对待功勋教授果真寡情薄义》的帖子称,武汉大学的著名教授、设计学院院长张在元博士两年前患上罕见的神经元传导障碍,已经病危,然而武汉大学今年竟派员到他病床前宣布:终止其与武汉大学的聘用合同,停止提供医疗费和住房。学校对张教授的病情深表同情,但建议张教授及其近亲属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有关劳动争议问题。(11月17日广州日报)

  “狡兔死,走狗烹”,再没有比这更精准更无情的概括了。世事难料,曾经拥有功勋教授、设计院院长、武汉大学建筑学院创办人等诸多光环的张在元教授,竟会戴着呼吸机,在病床前接受校方的一纸解聘书,也难怪他当时就“面色大变,老泪纵横”。哀莫大于心死,此刻,与张在元教授和他的家属一同心死的,还有武大学子,还有心怀善念和同情之心的万千公众。

  虽然面对着舆论的千夫所指,但武汉大学似乎已经成竹在胸底气十足。张教授与武汉大学之间的聘用合同规定,张在元为非全职聘用,其人事档案关系不在学校,亦不享受校内教职工住房及公费医疗等福利。同时,学校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薪酬中已经包含医疗保险等费用。而至2009年4月30日,张在元教授与学校的聘任合同到期,自然终止。换言之,武大的做法不仅有理有据,而且还称得上很“人性化”,按照合同规定,张在元的医疗费用应由个人支付,但学校除补贴16.5万元,已垫付医疗费用68.6余万元,并且建议张在元家属,“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有关劳动争议问题”。武大的这份理性与周全,让人惊叹。

  但即便武大方面的说法属实,校方不需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但武大仍难摆脱道义的指责。作为一个曾经为学校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教职员工,张在元与武大的关系难道就只靠一纸聘书来维系,没有丝毫的情感和归属感上的关联?对待一个重症病人,武大难道就不能以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方式,与张在元及其家人通过充分协商来解决聘用问题,非要背负着落井下石的骂名,像甩包袱一样将病重的张教授甩掉?武大不可能预见不到这么做的道德风险,之所以做得如此绝决,根本上还是出于利益的考虑,迟一天解聘就意味着多付一天的医药费。

  功利化和行政化,已成当今大学的两大顽疾。此前,我们已经见识了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太多的荒唐之事:为了通过教育部评估,将考核组的女秘书捧为上宾;校庆现场,验钞机一字排开,接受校友的捐款;形象工程奢侈无度,一个校门造价高达几百上千万元;以博士帽向官员取宠,以免试入学向明星大腕献媚……然而所有这些,似乎都比不上“病床前解聘教授”来得极致,功勋教授尚且遭受如此待遇,大学里哪还有一丝暖意可存?功利化的大学,必然薄情寡义冷酷到底,功利化的大学,其大学精神必然沦落。

  这将是一个没有胜利者的结局。病床前的一纸聘书,等于将张在元教授逼上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困境;而武大虽然可能节省了一些医药费,但付出的代价将极为惨重,薄情寡义的骂名,不仅会成为武大的一个耻辱标签,还将成为每一个武大学子的心灵重负。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