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改: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国式教改: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2010年02月11日 02: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 题:中国式教改: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纲要应该反映国家的意志、决心和战略眼光,让人民看到希望,从而增强对中国教育的信心。”近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在座谈会上,温家宝作出上述表示。

  自2008年8月底启动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已经十数次易稿。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将在春节过后、全国“两会”之前向社会公示规划纲要的征求意见稿。去年首度征求意见时尚未有蓝本,是“问需于民”,结果汇集了各界200多万条关于教改的建议。而本次是“问计于民”,汇集意见,再做修正。

  袁贵仁近日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坦陈,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务繁重艰巨。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即将揭开面纱的规划纲要寄托着人们对自身和下一代太多的希望,需要政策制定者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

  从高等教育来说,“教育行政化”、“大学衙门化”是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绳索。政府垄断教育资源,将举办权、管理权、办学权、评价权集于一身,大学的办学自主性和学术独立性的空间十分有限,导致学校失去办学活力。从“办教育”到“管教育”转变,中国各级政府在寻求角色的新定位。

  而基础教育方面,城乡、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中国的基本教育国情。农村教育的薄弱和艰难,集中了中国教育公平所有重要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择校热”、高收费、学生的家庭背景都影响着学生的教育机会,教育的阶层差距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温家宝在最近的五次座谈会上表示,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必须坚持四个要点: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而在此前听取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时,温家宝也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作为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的组长,温家宝的上述表态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是,中国的新一轮教育改革勇于直面难题,凝聚动力,形成合力,推进教育整体性的制度变革。

  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本轮教育改革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将有大手笔,填平“教育鸿沟”的政策取向日趋明晰。温家宝表示,要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从今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可以透露出本次教改的一些端倪。如:

  ——义务教育要以推进均衡发展为突破口,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均衡发展。要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缓解“择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老大难问题。

  ——职业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等工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高等教育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整体提高学生素质,积极影响和有效引领中等教育以及初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当然,本次教改给人的期待还很多,如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能否有新突破?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之后,如何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如以高考为中心的考试模式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如残障等特殊人士的受教育权利如何得到更充分保证?……

  知易行难。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众所周知,但改变这种局面却非一日之功。新一轮的教育改革,需要确定清晰的目标和整体的谋划,并使其建立在法治、民意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和实验。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难免会触碰到一些人、一些部门的利益,在操作层面也必须有冲破阻碍的坚定信念和化解矛盾的政治智慧。而本次教改规划纲要的制订,正是“问政于民”、寻求共识的过程。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