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不妨从教师流动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育均衡不妨从教师流动始
2010年04月08日 09:11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意见都有其道理,不过考量一项改革是否合理,关键是看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推进事业的整体发展

  对于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满6年应当流动的规定,引发一些反对与担忧的背后,其实是社会对教育均衡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利益博弈。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师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优秀教师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弱校流向强校的现象较为明显,且有增强趋势,教师定期流动可以有效缓解长期未能解决的“师资不均衡”难题。

  然而,在教师并未像公务员队伍一样实行统一管理的前提下,频繁流动会降低“好学校”的教育质量,造成教育资源“削峰填谷”,不利于激发学校培养优秀教师的积极性。部分老师甚至担心,教师限期流动将强化教育的“行政化”色彩,学校里的弱势教师可能会吃亏。

  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意见都有其道理,不过考量一项改革是否合理,关键是看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推进事业的整体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如果能够站在大多数进不了名校的学生及其家长的立场上,站在大多数非重点学校求贤若渴的立场上,理解这一制度创新,或许并不困难。

  一位从教30余年的老教师曾对我说,教育发展初期,依靠政策倾斜,集中力量办好少数中小学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式发展了优质教育资源。但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今天依然坚持这一思路,不仅阻碍教育均衡发展,也阻碍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提出“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我们不妨在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完善这一制度,让其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建立教师流动的配套保障措施,完善流动程序,制定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流动的积极性。

  改革可能会失败,不改革肯定没有出路。教育均衡是个系统工程,单一的师资均衡改革举措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把“教师流动”作为促进教育均衡的突破口,需要一些地方走在前面、大胆尝试。 凌军辉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