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少年:“我希望有个和大人辩论的机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网瘾少年:“我希望有个和大人辩论的机会”
2010年03月08日 10:36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社工带少年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

  “今天最爽的就是可以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上周五,被认为是“网瘾少年”的小华和大众社工机构的社工们分享了自己对“网瘾”的看法。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终于有了跟大人辩论的机会。在社工介入三四个月后,小华正在逐步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

  封闭在网络世界的孩子

  去年底,小华的母亲找到大众社工,说自己的孩子整日沉迷于网络,不愿上学,不愿和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沟通。父母找到几位心理医生试图改变孩子,都未能成功。

  社工黄奕飞接下了这个个案。当他第一次上门找小华时,小华正坐在电脑前打游戏,甚至都没回头正眼看他。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黄奕飞试图和小华交流,但等到的只有沉默。随着上门次数的增加,黄奕飞逐渐了解到小华与父母关系并不融洽,第四次上门时,他开门见山地说:“究竟发生什么事情让你不上学?”没想到小华拍案而起:“你回去吧,我不想说这事。”黄奕飞进一步问:“你和父母有什么事情呢?”小华居然夺门而出,黄奕飞在后面追。小华在楼下跑了一圈,怒气冲冲回到自己房间,用棒球棍指着黄奕飞:“你再不走,我就打你了!”

  小华没想到的是,第二天,黄奕飞又来了。小华有些惊讶:“想不到你还敢来!”这时候,他终于愿意从电脑前下来,和黄奕飞聊几句,话依旧不多,但总算有了变化。去年底东莞动漫节期间,小华居然愿意和黄奕飞一起去现场参观。

  黄奕飞说,小华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清楚地知道这是虚拟的世界,也懂得怎么保护自己。除了打游戏、看动漫,他也会逛逛论坛,还自学一些设计制造类的软件技术。”

  小华是怎么变成所谓“网瘾少年”的呢?

  被贴上的“网瘾”标签

  上初中前,小华是个很乖的孩子,学习也不错。即使到了初中,他也考过班上前几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网络的兴趣也在增加。但没想到的是,这种兴趣让他成为别人眼中的“网瘾少年”。

  “我有一次开机不到十秒,父母就在一边说,你又沉迷进去了。”时至今日,小华仍然对这件事不能忘怀。“当时很委屈,很讨厌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我。”他说,母亲发现儿子“沉迷”于网络后很着急,到处寻求帮助。这也让小华不满,他觉得是母亲把自己“糗事”到处宣传。知道小华有“网瘾”的人越来越多,小华觉得学校、邻居看自己的眼光也变了。“有时候我下楼买宵夜,楼下的问我怎么这么晚还不睡觉,我说在上网,别人看我的眼神就变了,那种感觉很微妙。”到后来,他干脆自报“网瘾少年”的家门。

  黄奕飞认为,社会“有网瘾=坏孩子”的标签化理解,是让小华感觉被现实生活抛弃的原因之一,从而寻求网络世界的满足。另一个原因是,他和父母的沟通不畅。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在逐渐增强,对父母的管教产生叛逆心理。黄奕飞说,父母对小华很关心照顾,很多事情为孩子安排,但孩子却认为父母为什么要支配自己的人生。双方也还存在一些误会。“比如说父母为了小华‘戒除网瘾’寻求帮助,在孩子眼中变成宣扬自己的‘糗事’。这是认识上的差别。”

  大众社工机构副总干事余欣也认为,家庭关系的不平衡导致小华在网络中寻求稳定的关系。

  首先需要的是理解

  小华说,上网光打游戏看电影也很无聊,他也会在网络上学习一些动漫设计,也逛逛论坛。他很关注舆论对于“网瘾少年”的评价。在他眼中,现在很多评价都是被扭曲的,错误的。“我每次看到关于网瘾少年的报道都很愤怒,说什么有网瘾的孩子只沉溺网络,不相信现实。不能说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也见过这样的人,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说我们都是这样!”小华在现实和网络中有一批被认为是“网瘾少年”的朋友,他们经常在论坛上与批评“网瘾少年”的人辩论。但他发现,认同自己观点的总是少数。“我觉得,我们才是弱势群体,在最底层,不被理解。”

  对于上周五的分享会,小华很开心。“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大人面前说话,终于有了可以跟大人辩论的机会。”

  小华对网络有着自己的看法:“网络是新时代沟通的主要方式,再过几年人们对着电脑就可以工作。虽然现在家长对网络有不同的看法,但未来对网络的依赖是一种潮流。”

  黄奕飞说,让小华的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只是第一步。未来要让他重新建立起对父母对社会的信心。他试图为小华建立一个可支持系统,帮助他逐步改善与父母,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对这样的孩子,首先需要的是倾听,让孩子表达,才能建立起理解,你可以不同意孩子的观点。但是也不要动辄批判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黄奕飞认为。

  余欣则表示,不要说孩子不好,孩子没救了。“只要用心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很棒的一面。”

  现在,小华在真正考虑自己未来的规划。虽然他还没有走回学校,但他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文中未成年人系化名)

  南方日报记者段思午实习生袁煦筠

  记者手记

  每一颗种子都会发芽

  段思午

  在分享会上,小华讲述了自己对于“网瘾”的观点,特别是家庭对于“网瘾”的影响。“当初问我能讲多久,我说讲一天都行。演讲最爽的部分是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采访中,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华心中的表达欲望。

  笔者不否认社会对于“网瘾少年”的关注,在百度中,有关“网瘾少年”的搜索结果超过330万篇,但小华觉得舆论对于这个群体的主流观点是批判的,少有人倾听“网瘾少年”的心声。在论坛的辩论中,小华和他的朋友们往往处于下风。“我不是不敢站出来(表达自己意愿),但是有机会吗?”

  其实,笔者始终不觉得小华和其他的同龄人有什么不同。

  他聪明,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对父母送孩子去网瘾戒除机构,他说:“我们是弱势群体,没有经济来源就是弱势群体。父母有钱可以送我们进网戒所,我们(没有钱)就不可以送父母。”

  他有感情。在他讲演时,台下有女社工抹眼泪,他得知后说:“我只是用心说真话。如果他们真的因为听了我的讲话而流泪,我也会很感动的,因为网瘾少年被理解是不容易的。”

  他幽默。在采访中他始终躲闪其他人的目光,但是却愿意和黄奕飞用眼神交流。在提到黄奕飞对自己的帮助时,他开玩笑说“又在卖广告了”。

  小华这个“网瘾少年”不是互联网惹的祸,反而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责任。与父母的沟通不畅,周围人的有色眼镜,小华更像是“被网瘾”的孩子。

  笔者也曾想过是否找几位教育专家评价一下小华,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在社会舆论充斥了太多对“网瘾少年”的所谓客观评价之后,我们应当倾听一下这些孩子自己的声音。

  2008年曾有过“每天上网超过6小时,连续超过3个月,即为网络成瘾”的标准,但按照这一标准,不少因工作需要使用网络的成年人都难逃“网瘾”的标签。去年底卫生部出台文件否定“网瘾”概念,但现实中似乎“网瘾”成“瘾”。家长认为孩子有网瘾,恐怕多数时候是以自己的标准判定的。如小华那样,开机十秒就被斥为“沉迷”的孩子,估计不是绝无仅有的;利用网络学习新的知识,如果不是家长觉得孩子应该学的,只怕也免不了被冠以“网瘾”的“罪名”。我们在训斥孩子沉溺网络时,是不是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

  借用社工的一句话,孩子就像种子,有无限的未来,无限的可能。如果种子现在不发芽,可能是土壤不对,可能是肥料不对。如果我们用对了土壤用对了肥料,还不发芽,请耐心等等,可能现在是冬天。到了春天,种子会发芽的。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