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排行榜每月贴在食堂 掀起学院之间赶超热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就业排行榜每月贴在食堂 掀起学院之间赶超热潮
2009年05月19日 11:30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每月5日、20日中午时分,上海电机学院下属机械学院的顾建伟老师去学校食堂吃饭,心里总有些忐忑不安。顾老师是机械学院副院长,分管学生就业工作。而每月这两天,学校都会在食堂门口张榜公布各院系的就业排行榜,吸引了许多师生驻足。就业排行榜上,院系名称、毕业生人数、签约率、就业率、就业工作责任人、当下的就业率名次等,一目了然,“顾建伟”这个名字自然也在上面。

  “看见自己学院的名次高高在上,我心里就踏实;反之,就会觉得压力重重。”顾老师说。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夏建国,是“就业排行榜”的倡导者。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促进学生就业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校领导在调研中发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两头”压力大,即校领导和校就业部门、毕业班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但部分院系负责人和老师仍“坐等”学校给岗位信息,缺乏主动拓展就业岗位的意识。能否在校内定期张贴就业排行榜,“激”一下各个院系?提议一出,也有反对声:“院系领导既要管教学、又要抓学科建设,再套上就业排行榜这个 ‘紧箍咒’,压力更大了!”

  校领导认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促进就业也是育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当前形势下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促就业,高校要创新工作方法,鼓励全员参与、调动多方资源。只有各院系领导和教师感受到就业工作的压力,才能为毕业生减压。”

  两个多月前,就业排行榜初次亮相。顾建伟看到机械学院排在第三名,有点坐不住了。机械学院论教学、科研实力,在学校是排头兵,往年就业率都排名第一。今年行业需求缩水,如何让就业率逆风上扬?学院马上召开大会动员,院系领导带领辅导员、科研骨干跑校企合作单位,广泛挖掘校友资源,拓展就业岗位。一个月后,机械学院的就业率提升了十几个百分点。

  其他院系也不甘示弱。各院系特别关注那些就业困难的学生。老师们了解到,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大致有几方面原因:学业成绩不佳,没有获得一些重要的技能证书;性格过于内向,面试屡屡败北;耐挫折能力差,几回碰壁便一蹶不振,等等。老师们对症下药,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和面试技巧培训、组织技能证书考核辅导班、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等方式,给予就业困难学生更多指导和帮助。电气专业一位来自外地的学生,听力有些障碍,他原先一心想留在上海就业,但不能如愿。老师在就业指导中建议他打破地域观念,推荐他去苏州的一家企业应聘。结果,这位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企业赏识,最近顺利签订就业协议。

  最新一期就业排行榜上,记者看到:上海电机学院本科、专科就业率已分别达到71.5%和70%。学校向毕业班学生承诺:只要不挑不拣,都能找到工作岗位。

  人无压力轻飘飘

  编后:小小一张排行榜,为什么掀动了“比、赶、超”的热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干任何工作,都要树“标杆”,要提倡一个“比”字,既要有激励,又要有压力。

  有激励,就是要发扬“争创一流”那么一种精神,就是要在广大干部中提倡“走在前列”的那么一种不服输的干劲。有了“标杆意识”,工作才能互相“比”,精神才能不沉闷,局面才能变生动,事情才能办得好。

  一张排行榜,还是一种“压力”。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我们干工作,就是要负责任,就是要压担子,就是要有压力。压力也是一种激励,而且是更大的激励。现在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对下面、对中层、对干部,不加压,不严要求,而是一味地“哄”,生怕“挫伤了积极性”。这种工作方法是不对头的,既害了下面,又误了事业,所以应当改变。

  电机学院一张排行榜,说的是促进大学生就业这件急事,而它提倡的那一种“标杆意识”、那一股“比”的劲头,尤其是必要的“加压”,却值得我们在学实活动中借鉴。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