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干部,“储备”多久能扶正? 职位太虚离职率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储备干部,“储备”多久能扶正? 职位太虚离职率高
2009年12月22日 10:16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储备干部诱人的名字后面可能隐藏陷阱。南方日报记者赵宇飞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近期,中山部分大中专院校先后举办了应届毕业生招聘会,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招贤。记者在现场看到,招聘数量最多的就是储备干部、外贸人才、电话销售等几个职位。然而,对于储备干部,不少应届毕业生颇感困惑,这一职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究竟是什么,储备干部究竟能不能转为管理干部,“储备”多久才能顺利转正?

  储备干部职位备受文科生青睐

  目前正是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各类专场招聘会、供需见面会接踵而至,在诸多应聘职位中,储备干部、外贸人才等职位需求人数最多。对于诸多大中专毕业生来说,坝工不易,当工人他们又觉得吃亏了,“储备干部”对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应届毕业生,特别是文科类毕业生,对于一些相对大型的企业提供的储备干部职位,他们都乐于投上一份简历去碰一下运气。在不久前中山学院举行的珠三角九市招聘会上,在一家中山较为知名的企业摊位前,该公司仅招聘储备干部及外贸跟单员,但是众多的毕业生却蜂拥而至,排了两列长长的队伍。

  正在排队等待面试的应届毕业生小徐告诉记者,大家之所以都往这里排队,一是冲着企业的名气,二是出于“干部”二字的分量,“对于我们管理类毕业生来说,简历大都会投向这一类行政管理岗位。有干部两个字,听着也踏实,似乎以后发展会相对好点。”

  尽管“储干”招聘火爆,但是不少求职者告诉记者,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储备干部”都干些啥,这一职位的前景如何也不清楚。面对记者的提问,小徐犹豫地说,“‘储备干部’应该是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之后,就能转为基层管理职位吧。”

  职位太虚变数太大离职率高

  广大应届毕业生对储备干部一职充满想象,然而事实究竟如何?

  今年7月大专毕业的小燕,应聘了市内某保险公司储备干部职位,入职之后,人事主管告诉她,要先锻炼几个月,根据她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再择时转为基层管理人员,而所谓的前期锻炼就是小燕向身边的亲友推销保单。将近三个月的锻炼,小燕收获甚小,而她和其他同事也渐渐混熟了,这才知道大家都是以“储备干部”的名义招进来的,而“干部”只是画给他们的一个饼而已,思索再三,小燕离开了这家公司。

  在日前中山学院举办的“11·28”九市校园招聘会校企总结会上,一名就业指导老师对此现象直言不讳,“现在的招聘会上,‘储备干部’这一职位不少,我们也有不少学生应聘这一职位,但是不少学生反映,到企业上班之后,‘储备干部’居然成了普通生产工,转正遥遥无期,经过几个月锻炼之后他们都选择了离岗,我想知道‘储备干部’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岗位,这中间是不是存在陷阱?”

  面对这位老师的质疑,一家灯饰公司的人事负责人表示,“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有中坚管理阶层和优秀的人才,除了外聘,企业越来越重视自我造血,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这就是‘储备干部’”。但他同时表示,今年的用工市场出现了大起大落,供需极不平衡,也不排除部分企业因为用工紧张,而通过“储备干部”这一形式将部分大中专毕业生招入公司,然后以“锻炼”的名义,让他们干普通生产工的活。

  大企业“储干”转正几率稍大

  熟悉人力资源工作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储备干部”职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储备干部究竟能不能转为管理干部,“储备”多久才能够顺利转正,其实答案都是一个字———悬。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用工紧张,也有不少中小型企业通过“储备干部”的名义招聘普工,从而给“储备干部”的前景又蒙上一层阴影。而这种骗局,甚至很难界定是不是欺骗,因为弹性太大。

  中山卓立管理咨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陈日升表示,“储备干部”这一职位本身就是一个很虚的职务,也是一个很空的承诺,这个职务没有期限规定,3-6个月、1年、2年甚至5-10年,谁也说不准,因此在这种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储备干部流失率非常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面对“储备干部”可能出现的诸多陷阱,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主任陈锐敏提醒,如果企业的规模偏小,招聘岗位单一但是招聘“储备干部”的人数却很多,那么学生就要提高警惕了,“这通常都是小企业在招聘普工时打出的幌子。”陈锐敏说,为此,他们一方面对推荐给学生就业的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让更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单位中就业,切实提高就业质量。

  中山市有关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也建议求职者,在面试“储备干部”等较虚职位时,一定要对应聘的企业有个大概的了解,一般来说,大型企业招聘一般都有相应的规划和程序,出现骗局的可能性较低,培养人才也有自己的一套,因此“储备干部”转正的几率相应会高一些,而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求职者就一定要非常小心,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时,要提前明确升格为干部的时间界限、考核标准等。

  南方日报记者刘红辉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