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有疑虑:实习见习条例怎拔掉“软钉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生有疑虑:实习见习条例怎拔掉“软钉子”?
2010年03月12日 15:15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大学生回应本版报道,期望在制度保障的同时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羊城晚报记者 黄玉杰

  开全国之先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规定:未经见习人员同意安排,见习人员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见习期限一般为三至六个月,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见习单位应当每月向见习人员提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百分之八十的生活补贴……

  上周,羊城晚报教育版就《条例》中的具体规定,向大学生们征求个人对《条例》的想法或施行建议。这一周以来,不少大学生反映:尽管实习见习过程有法可依,但条例仍解决不了他们当前在实习见习中碰到的“软钉子”……

  意见:最担心实习期满后能否就业

  疑问:实习劳动“被自愿”怎么办?

  郝帆是广州某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由于个人爱好摄影,经常协助老师,在校内外大大小小的活动中负责拍照。毕业在即,郝帆选择了在学校宣传组织部门实习,每天拿30元的补贴,每周工作不超过5天,周末还可以休息。然而,这份让同学羡慕的实习仍使郝帆忧心———最终,自己或许留不下来……

  “想想自己的实习时间,还有两个月就满一年了。一直以来,学校方面都认可我在实习期间的成绩,但是又不给转正,就一直这么拖着,让我很灰心。我曾特地找领导认真谈过转正的事,但领导的回应是:学历不够。对此我也没什么办法,走又舍不得,总希望还有转机,只能先安于现状吧。”郝帆说。

  郝帆不认为《条例》能对自身有多大保障。“我注意到,《条例》对大学生的实习见习期限是有具体规定的,但至今学校都没有同我签订任何协议,实习期满后究竟是去或留,学校还是把握了主动权,一切他们说了算。我就算想追讨实习见习的权益也无从入手。”

  郝帆坦言,现在自己不得不为日后多盘算盘算了。“估计到六七月份的时候,会去读个夜大。工作这边,我会继续实习下去,直到学校说不要我了,那我就干脆读全日制成大。无论如何,成大读完后,学历会升一级,这对于自身日后在外找工作也是有好处的。”

  疑问:实习劳动“被自愿”怎么办?

  就读于广州某高校物流专业的于辉近日给羊城晚报教育版寄了封特别的来信———于辉结合《条例》的细则和自身当前的实习情况,逐条具体指出自己在《条例》下仍无法保障自我权利的现实无奈。

  “‘第十九条 学校组织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学校、实习基地和实习学生应当签订三方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我现在这份实习就已经跟学校签了三方协议,另外跟企业也签了一份企业开出的协议,共两份。我很庆幸,我目前的劳动行为是有法可依的。”

  “但我也有我的很多无奈,比如‘第三十七条 见习单位不得未经见习人员同意,安排见习人员周工作时间超过四十小时的。’我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6-17个小时左右。现在尽管工作时间规律些了,但却被安排上晚班,每天下午2点开始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我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要是工作少呢,我还可以在凌晨1点左右下班,但要碰上工作量大时,我的下班时间就只能延迟到后半夜了。”

  “再看‘第五十六条 实习、见习单位不得违法安排实习学生、见习人员从事高毒、易燃易爆、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以及其他具有安全隐患的劳动。’要是结合我当前情况,这条基本上行不通。我的岗位是营业员,本来只是在物流公司做客服,也就是做一些电话接单、下单、跟单或服务跟踪等业务,但现在我除了每天处理几十通电话之外,还得连外出取货、搬货、调货都要干了。这根本让人吃不消。就像那一天吧,我必须搬运400斤的货物,但我的搬运工具只有一台平板车……”

  于辉很无奈。他表示,实习再苦再累其实也只能认了。二十多个同学一道来实习,最终能留下的会有几个?于辉认为,如果目前的实习工作不认真努力,怕是最后用人单位以为自己都不重视这份工作而弃用他。“虽说现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有《条例》可保障,但针对我自身情况而言,我找不到保障的依据。目前我的实习补贴就是1200元/月,做的却是超累的活。但试问,让我在激烈的就业背景下,我要不多吃苦头,最终能被录用吗?为了获得就业机会,我只能无条件地坚持、多吃些苦头。然而很显然的,纯粹吃苦头可不是我的目的,我也不是自愿那么累的。那么,对于大学生实习见习过程中面对的现实情况,那些不得不低头、非自愿地为用人单位卖力工作的学生们,到头来,究竟有什么能保障到他们的权益?”

  建议:实践性专业要强化“责任实习”

  “我对《条例》有话说。”尽管离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广东惠州学院大三学生邱汉明已经迫不及待地研究起《条例》来,研究自己未来专业实习的事情,随后致信本报。

  小邱读的是广电新闻专业。在他看来,这是一门实践性特别明显的专业。在跟专业老师沟通后,小邱认为,该专业有必要提前进行实习见习,从而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但是,要用人单位尤其是新闻工作单位接收非应届毕业的学生,操作性不强。“就我们班的情况而言,已经实习过的同学寥寥无几,而且那几位同学都是靠认识当地媒体单位的人,例如已毕业的师兄师姐或其他亲戚等等,才能进媒体实习。”小邱估计,像新闻这样实践性强的专业的学生,能真正靠自己提早找到实习单位的难度挺大。“那么,与其让学生感叹‘同人不同命’,不如请相关部门把握主动权,结合当前施行的《条例》,细化《条例》的具体职能以及实习工作细则,让学校、用人单位、行政部门等全社会,为大学生而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共同解决实习问题。”小邱说。

  小邱提了个建议,在落实《条例》的同时,相关部门不妨强化“责任实习”。小邱解释:第一,校方与实习单位都必须树立一种责任意识,有责任地根据学生和专业的特殊情况安排学生实习,而不是所有的专业学生都要等到大四才能被安排实习。考虑到当前《条例》规范范围内受保障学生人数之多,学校可以灵活采用分批次实习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实习难的问题。第二,强化学生的实习责任意识。校方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对学生进行实习的专题培训,增强学生实习的责任感。就拿传媒方面的专业来打比方,早些年不少学校、事业单位都有小记者站,这不仅仅是专门培养小记者的采写能力,还把一些新闻采访活动优先对小记者开放。对于这样特殊的实践机会,《条例》纳入的承担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责任的各责任方,不妨灵活共同协调安排一些“大记者”都能参与的采访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多渠道解决大学生实习的诸多问题。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