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0年高考状元本科毕业7人出国 仅两人工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天津10年高考状元本科毕业7人出国 仅两人工作
2009年06月25日 14:31 来源:北方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津门10年高考“状元”今何在

  本科毕业14位“状元”一半出国仅两人就业

  过去十年的天津高考“状元”,在已经本科毕业的14位“状元”中,7人出国、5人读硕士或博士、两人走上工作岗位。

  随着2009年高考分数的公布,新一届的高考“状元”又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每年高考后,人们总是忍不住把目光投向文理科“状元”。显然,“状元”要比普通高考生承受和经历更多的事。“状元”的光环无疑是耀眼的,他们也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中国的“顶级”高校就读,选择的专业自然也是最热门的专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状元”的头衔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连日来,本报记者对1999年到2008年天津市的高考“状元”的专业选择和就业去向进行了深入调查,并采访了部分当时风光一时的“状元”们。

  经济管理是“状元”的最爱

  因为是“状元”,在专业选择上,他们拥有完全的自主权。据统计,22位“状元”(由于存在实考分和加分后“状元”统计的差异,本报两者全部列入其中)中,7位文科“状元”选择了经管类专业,1位选择了国际政治、1位选择了文科实验班、1位选择了法学;在理科“状元”中,4位选择生命科学方向,5位选择了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学方向,2位选择经管方向、1位选择建筑学。这些专业显然都是炙手可热的专业,每年的录取分基本也是最高的。

  对于高考“状元”专业的选择,今年高考期间,来津演讲的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担忧地表示:“在中国,很多高考‘状元’后来都在学经济管理。他们只是追求热点,缺少兴趣和洞察力的判断。”

  对此,一位高考“状元”的母亲也曾向记者表示,女儿以“状元”的身份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但她自己却对文史哲,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深感兴趣。入学后,女儿产生过转系到文学院的想法,但最终这个在母亲眼里“想法较多”的“状元”还是在家人的劝阻下,暂时搁置了转系的想法。

  昔日“状元”九成选择深造

  记者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了解到,从1999年到2008年,两校“包揽”了天津全部22位“状元”,其中14位已经本科毕业,8位仍然本科在读。在已经毕业的14位“状元”中,有12位选择了出国或者留在国内继续深造,比例高达85.7%,仅有两人选择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

  “这并不奇怪。”清华大学的范宝龙老师从2002年开始做清华大学在津的招生工作,他说,清华每年的毕业生中,仅有四分之一求职进入社会,大部分同学都选择出国或留在国内继续深造,这个比例在北大也是相当的。所以,天津“状元”九成以上在“就业去向”上是出国或者继续深造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明推昔日“状元”就业调查

  每年,“状元情结”驱动北大、清华等名校展开“状元”之争。围绕“状元”——优厚的奖学金、出众的智商、独特的学习经验等众多话题也是层出不穷,“状元”也因此成为媒体甚至是一些商家追逐的焦点。然而,一方面是崇拜,一方面是争议。关于“状元”的争议近年来也不断出现。有媒体报道:北京大学曾对该校的“状元”学生做过追踪调查,发现其中一些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远比不上高中优秀,就业更是没有明显优势,甚至有些人很快变得平庸。

  昔日的津门“状元”如今的学习和生活又怎样呢?“状元”身份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与改变?他们是否也曾因为自己的“状元”身份感到烦恼?在出国留学、深造或择业中,“状元”们何去何从又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连日来,本报对津门昔日“状元”进行大回访,明日将推出津门“状元”就业调查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编辑:吴歆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