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大学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亲友团”依旧(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新生入大学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亲友团”依旧(图)
2009年09月14日 17:29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爷爷的“超级后备箱” 许苑 摄
  ■ 背包加行李,老奶奶也很有“新生模样”。  许苑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亲友团”依旧 外地生出新

  又是一年新生到,沪上几所高校纷纷迎来“90后”新生。记者在部分高校报到现场发现,今年新生的“亲友团”依然庞大,尤其是本地新生,有些还劳驾祖辈上阵帮忙。不过,今年也有新现象,部分外地新生采用“组团”报到的方式,告别家人陪伴。

  你看你看 家长的身影

  上海电机学院新生报到的第一天,3500多名“90后”新生走进大学。报到当天,校园里最忙碌的恐怕要数送行的家长了,拎行李、办手续、买东西、理床铺……这一幅幅画面,被一一记录下来。今年,上海电机学院在开学期间组织开展了“大学生活第一天——父母的身影”主题摄影活动,请来许多刚晋升为“学姐学长”的大二学生记录新生报到的场景。记者看到汇总上来的照片颇让人动容。

  爷爷辈的送新族——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骑着一辆电动车,车后绑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箱子。一个女孩皱着眉头对老者抱怨着什么。原来,女孩因为父母没能陪同前来非常生气,她向老人埋怨说,别人都有父母代办手续,而自己必须独自排队缴费。老人的银发在风中显得零乱,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在秋日的阳光里闪闪发亮。

  血压升高的父亲——在报到处旁边的医疗点,校医院的医生正给一位父亲量血压,一脸焦急的老奶奶站在边上有些无措。因为要送孩子来报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凌晨三时就起床收拾东西,一早就出门赶往学校,平时血压有些高的爸爸出门时忘记了吃降压药,结果出现了不适。

  心动心动 感恩的情思

  李振东是上海电机学院负责在火车站接待新生的志愿者。因为参与了摄影活动,他对来送新生报到的“家长团”就观察得格外细致。让李振东深有感触的一个画面是:爸爸拎大包,妈妈拎小包,新生手空空。更让他震撼的是那些肩扛手拎、满头大汗的家长,没有一个喊累叫苦的,写在他们脸上的只有自豪、憧憬,他们的欣喜甚至超过了即将读大学的孩子。在按下快门的同时,李振东心里暗暗念道:晚上一定要给家里打个电话。

  按照计划,这些摄影作品将会被制作成视频短片,在上海电机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播放。学校想借“第三只眼”引导学生关注父母的爱与付出,感念父母之恩。

  哥们哥们 组团的同乡

  上海师范大学今年有近6000名新生报到,两年前,学校就开始试点新生网上报到,报到当日只需领取宿舍钥匙,就可直接入住。然而,在奉贤校区新生报到现场,记者发现,新生中全家出动的还是不少。新生小李说,父母在报到前就帮她打理好了一切行李。而爷爷奶奶也要跟着“嗲囡囡”过来,就帮忙一路提行李。

  不过也有意外,记者遇到小丁和他的同伴们,就没有家人相伴。小丁同学告诉记者,他们哥几个是同乡,原本并不认识。由于考上同一所学校,大家就相约共赴上海报到。虽然没有父母陪伴,但是大家一路相互照应,和亲人在身边一个样。记者发现,“哥们”和“姐妹淘”一起来报到的现象在外地生中不在少数。“组团”人数少的二三人,多的十几人。老家在安徽的新生张晓同说,他和姐姐是龙凤胎,今年都考上了上海师大,姐弟俩一起来上海,自然不用父母操心。

  本报记者 钱滢瓅

  通讯员 樊红莲

  实习生 李晓清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