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推荐制"名单公示结束 39所中学无变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北大"校长推荐制"名单公示结束 39所中学无变化
2009年11月21日 03:0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是北京大学对获得2010年度“校长推荐”资质的中学及校长名单,进行公示的最后日期,这一名单与北大招生网站上公布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其中北京地区的中学有四所,拥有的推荐名额最多,共可推荐12名至16名考生。

  11月16日,北大招办通过其招生网正式公布了获得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中学以及校长姓名,同时公布了相应中学的推荐名额。这39所高中均为各省份的示范性中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重点高中。在13个试点省份中,江苏有10个中学获得了校长推荐资质,但每所中学只有一个推荐名额,北京四所中学共获得了12个至16个推荐名额。在试点省份里,吉林和新疆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最少,均只有一所。

  13个试点省份中包括北京、天津和重庆三个直辖市,其余11个省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也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如河南(2所)、湖北(3所)、湖南(4所)、陕西(2所)、吉林(1所)、新疆(1所),这6个省份的所有中学均地处省会城市。其余的一般也是在副省级城市或另一中心城市,如广东有两所中学分别在广州(1所)和深圳(1所);浙江分别在杭州(2所)和宁波(1所);黑龙江则分别在哈尔滨(1所)和大庆(2所),只有江苏相对分散,但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只有淮阴中学。

  - 个案

  22人专家组慧眼选中5学生

  东北师大附中公布获得推荐学生名单,综合素质考查通过学生获得的证书认定

  昨日,东北师大附中公布了获得推荐资格的名单,这所中学有5个推荐名额,从结果上看有2男3女,最终22名专家从10名学生中选出了这5人。他们是陈军、胡楠、高传萍、徐婧馨和黄子健,其中只有胡楠是文科生。

  依照东北师大附中在其网站上发布的程序,首先要在学生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通过初审,按1:2的比例向专家组推荐面试学生。在面试环节,分别包括陈述、专家问答、专家组成员独立打分、按面试成绩向大学推荐学生。专家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和高三年级核心组成员组成。

  此前,该校在校内公布了推荐原则,高三年级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1、成绩优异,原则上要求学习成绩文、理排名前10%;2、综合素质全面;3、有突出的个性特长。共有20多名学生申请。学校按照申请学生的综合成绩排序,选出综合排名靠前的10名同学进入面试,这份名单上包括2名文科生和8名理科生,其中8人是女生。

  《吉林日报》昨日报道东北师大附中校长李桢的说法称,目前该校高三年级有理科生1400多人、文科生不到400人。鉴于北大是国内的顶尖高校,校方认为成绩排名前10%还是比较合理的,大概一百五六十名的学生都有机会申请。综合素质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有社会责任感,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例如是否参加过学校的社团、是否进行过社会实践等,考查主要是通过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种证书来认定。

  - 对话

  “不是特意挑选偏才怪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推荐的匡超,是首批获得校长推荐的学生,被媒体冠以“获得推荐第一人”的名号。昨日,该校校长王占宝表示,校长推荐制不是要推荐偏才怪才,校长推荐制让他“累并快乐着”。

  新京报:你在推荐中还是强调了匡超学习成绩好。

  王占宝:校长推荐制中强调不是特意去挑选偏才怪才,其实所谓的偏才怪才很难成为大才,我们还是希望推荐的学生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有学科专长、而不是特意去寻找偏才怪才,这是一个错误的导向。

  新京报:理想中的推荐人选还应有哪些素质?

  王占宝:责任感,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责任感就是强调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和自然的责任感。

  新京报:为什么18日你们就公示了推荐名单呢?

  王占宝:你是说我们推荐得怎么那么早吧?其实我们学校每年都要开展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推荐,这项工作不是专门为北大这个项目开展的,我们在确定北大、清华等高校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推荐名额,“校长实名推荐”只是这个环节中的一环,我们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推荐工作。

  新京报:有声音说中学校长在推荐过程中会遇到金钱和人情关系的介入,你遇到这类情况了吗?

  王占宝:北大的这种试水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都说要改变现在的高考模式,虽然这离理想中的模式还有差距,但北大迈出了这一步。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没有任何人干涉过,没有任何人过来跟我说过情。现在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地监督,让那些想说情的人不敢轻易说情。(本报记者 郭少峰)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