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推荐"会不会滋生新腐败? 哪些学生易被推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校长推荐"会不会滋生新腐败? 哪些学生易被推荐?
2009年11月17日 15:07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华附校长:并非一人说了算

  本报讯 记者陈学敏、通讯员区竟志报道:日前,北京大学宣布,将在明年的自主招生中,试点校长推荐制———由中学校长以自身的信誉担保,向北大推荐优秀生源,来自全国39所中学中,广州的华师附中榜上有名(见昨日A5版报道)。于是,争议声又来了:入围学校名单、推荐生名单如何定夺?校长的信誉,可靠吗?

  昨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以及“招生代表”———北京大学广州校友会秘书长、多年协助北大在粤招生的苏少华就这些热辣问题直面记者的“热辣”追问。

  学生名单公示真的能做到公平择优吗?学校会不会私藏最顶尖的学生,而把“二流学生”推荐上去……连日来,新政就不断遭到坊间质疑。不少人最大的担心就是校长推荐会不会滋生新的腐败源?

  昨天,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校长推荐制并非意味着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学生是由教导的老师挑选,经过开会审议、公示,而我只是负责签个名而已”。

  据了解,华附实施保送生、推荐生制度已经有多年历史,单是2009年全校就有近80名高三学生通过这样的渠道进入国内一流高校,其中进入北京大学的超过 20人。为了做到公平、公正,该校在2004年的时候就制定了《关于实施选送保送生、推荐生条例》,当中最主要的核心思想有三点:招生信息公开、学校信息公开和学生材料公示。

  “每一所来广东、来华附招生的高校,招多少人,招怎样的人,有什么条件都尽数公开。哪所学校没有公开或信息发布有误,就追问当事人责任。”吴颖民介绍,学校对哪所学校的招生指标会有什么推荐要求,包括成绩条件、是否有创造发明、实践性报告、有无关心集体、参加社会活动等等也要一一列明。

  “其中包括提出申请的学生材料要公示,经过年级教师大会初步筛选后的入围学生名额要公示。同一阶段,每位学生只能申请一所学校;只有落选后,才能对下一阶段前来招生的学校提出申请,不能脚踏多船,浪费名额。”吴颖民表示,在此条例约束下,多年以来,华附在保送生、推荐生的资格审定上是“零投诉”。

  虽然还没有接到北大有关方面的正式通知,但吴颖民强调,“校长推荐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馅饼”,而是权利与义务并重,需要承担“用自己的信誉作担保”的风险:“这一制度的推行或许会有压力,但做了多年校长,会有自己的职业操守”;“每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校长,都不会在(推荐学生)这个方面上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

  哪些学生最易“被推荐”?

  不排除推荐单方面特别优秀学生

  对于哪种类型的学生最容易“被推荐”,吴颖民表示,如果北大开出的范围比较广,学校不排除推荐单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比如,昨天华附有个高一学生刚刚在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中拿了一等奖的最高分,但天文目前是不被列入国家的保送项目中的,但这样一类的孩子,加上他品德也十分优秀,我们在选才的时候就会特别留意。”

  采访中,不少入围的学校也表示,在推荐学生的时候不会只看分数,会首先照顾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因为在‘总分择优’的当前高考制度下,单科高分失去意义,有突出才能的学生也会被埋没,国家很难挑选到一些特殊人才。因此,大学与中学应该有这样一种不拘一格选择人才的共同方向。”吴颖民说。(陈学敏)

  入选与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实力有关

  华附和深中每年都有20多人上北大

  细阅名单可发现,就连赫赫有名的湖北黄冈中学都没入围,究竟是怎么评判一所学校校长是否具有资格?昨天,北京大学广州校友会秘书长、多年协助北大在粤招生的苏少华认为,这与这些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实力有关。

  据介绍,近年来,由于名校竞争激烈,有很多优秀学校的学生都会有很多选择,比如每年省实出国的学生都有四五十人,考入港校的学生也有不少,因此上北大的学生在这些学校也呈现出减少的现象。

  “有些中学每年最多就一两个考上北大,有时一个都没有,这样的(中学)申请也不会获批。”苏少华表示,华师附中和深圳中学这几年每年都有20多个学生上北大的,相比之下,北大方面会先考虑这两所中学。此外,在广州部分中学负责人眼中,“实名推荐制”可能使以往通过“海选”,自荐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的考生名额减少。对此,苏少华表示,校长推荐不会挤占其他自主招生名额。(陈学敏)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