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少质量差致招生"缩水" 春考秋招或成改革契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生源少质量差致招生"缩水" 春考秋招或成改革契机
2009年11月19日 14:24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2000年以来,春季高考先后在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4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形成普通高校每年有“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新模式。

  与秋季高考相比,春季高考主要特点在于:高校在招生计划上有调节权,可适当扩大招生名额。考生可根据学校、专业选择参加一所或几所高校组织的综合能力测试,若同时被几所高校录取,可自主选择一所学校报到。

  然而,2004年至2006年,内蒙古、安徽、北京相继宣布取消春季高考,上海成为最后一块阵地。尽管如此,上海的态度并未改变。教育部门表示,之所以坚持,是希望为考生提供多次求学的机会和选择,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并希望这块 “试验田”为秋季高考改革积累经验。

  尽管如此,春考的招生人数、报考人数连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春考招生人数、报考人数连年下降

  年份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参与招生高校(所)

  12

  9

  8

  8

  8

  招生人数(个)

  272518621568

  950

  580

  报名人数(个)

  12019847961774500

  热门本科高校不热衷参与春招

  市教委有关人士表示,考生人数减少与近两年上海秋季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后,学生志愿满足率提升,导致参加复读的考生人数逐年减少以及自主招生提前分流等有关,属正常现象。

  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招办人士坦言,由于生源的不确定性,在制订招生计划时,大家都比较谨慎,“多做了,到头来,没人报也是浪费。 ”据了解,对于许多招生院校来说,明明发出录取通知书、考生最后却不来报到,招生名额无法落实,自然渐渐对于春招不再抱以热情。

  不少高校还存在其他担忧:春考只允许历届高中毕业生参加,被认为是专门为高考不理想的考生增加一次选择而设的考试。实行平行志愿后,参与春考的生源质量较往年明显滑坡,学校对春考生源质量产生担忧从而影响了高校参与的积极性。“以往志愿优先,落榜生中也有不少高分考生,高校还能在春考中捡几个‘皮夹子’,如今,平行志愿分数优先,考生大多是由于分数没有达到要求而落榜,与高校希望招收优质生源的预期相差甚远。 ”一业内人士分析道,春考的生源质量滑坡,学生层次不高,致招生计划自然“缩水”。

  春招人数少,院校单独编班成本太高,如果把这批学生插到上一年9月份入学的学生中,教学又有问题。因此,一些热门高校和本科院校并不热衷参与春招。

  院校纷纷退出学生拿春考练兵

  据了解,2009年本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录取报到率只有66.74%,很多考生把春考当做秋季高考的练兵。

  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年初的数据显示:参加2009年春季招生的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8所院校,共计划招生950名,但实际录取报到634人,完成招生总计划的66.74%。其中5所本科院校计划招生500人,录取报到534人,完成本科计划的106.80%;3所高职(专科)院校计划招生450人,录取报到100人,完成高职 (专科)招生计划的22.22%。

  据了解,近几年,许多院校纷纷退出春招行列,一些考生只好把春考当练兵,作为秋考的模拟。

  “春季高考是落榜生的机会,只有普通学校较为冷门专业参与录取。 ”高等教育研究者熊丙奇认为,秋季考试平行志愿让考生的志愿满足率提高,再加上这几年上海高考生源减少,落榜生也少,报考春考的学生自然减少。由于春考被无形打上“落榜生高考”的标签,一些学生也不愿意参加春考被录取。

  春考秋招或成改革契机

  “作为硕果仅存的上海春考,如果不赋予新的内涵,也会在几年后凋零。”高等教育研究专家熊丙奇认为,重点院校不参加春季招生,是一大制约。若要真正发挥多次高考的作用,还得让更多院校参与进来。

  2009年参与春考的沪上8所高校中,上海大学、上海商学院首次试行“春考秋招”,即学生在去年年底参加春考,今年9月随“大部队”一起入学。而在2009年的高招工作方案中,市教委已要求各校要在圆满完成今年秋季招考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科学地研究2010年春季高考的模式,逐步探索“春季高考,秋季入学”的招考新模式。据悉,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也将实施春考秋招。

  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实行“春考秋招”的学校的数量增加。春考可以借这一契机,寻找新的改革出路,使春考真正改变秋考“一考定终身“。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