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越打越多 体育加分“猫腻”缘何屡禁不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打假”越打越多 体育加分“猫腻”缘何屡禁不止
2010年01月26日 09:06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作弊层出不穷 “打假”越打越多

  (马拉松赛作弊事件追踪报道)

  人民网记者 郑轶 胡洪江 钱伟 颜珂

  或许,从体育与高考挂钩的那一天起,动机就已不再单纯。

  曾有人目击高考体育加分测试现场的“奇特”景象:“长跑特长生”跑不下1500米,“跳远选手”跳不进沙坑,“篮球高手”抱着篮球上篮。而这些“水货”考生背后,居然都有一张“如假包换”的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只要蒙混过关,高考加分就此到手。

  对于以公正著称的高考制度而言,这简直是一种亵渎。高考体育加分的种种“猫腻”,将这项鼓励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加分政策变成了儿戏,沦为少数人弄虚作假的温床。

  造假背后 谁是黑手

  如果不是群众举报、媒体披露,可能许多加分“猫腻”仍在继续。高考体育加分,就似一个四面楚歌的孤城,外界非议不断,而内部仍在“暗箱操作”。这不禁让人深思,究竟谁才是造假的幕后黑手?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最新修订的《运动员等级管理办法》,虽然仍由地市级体育行政部门审批二级运动员,但省级体育主管部门拥有真正权力,可以对下级审批进行检查和否决。这个制度转变,从表面上看似乎将审批门槛加高,但实际上,由于上下级部门之间是指导关系,规章制度只能起到约束作用,体育加分的具体操作权和认证权,仍旧掌握在少数部门的少数人手中。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力认为,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权力寻租,使制度成为“稻草人”,加之整个过程缺乏监督机制,“拉关系走后门”现象滋生也就不足为奇。

  这种漏洞同样存在于复审测试环节。近些年,为防止作弊,高考文化课考试监考日益严格,电子监控、手机屏蔽等手段齐上阵,但体育加分复审测试考场却相对宽松,给了弄虚作假者以可乘之机。

  相比于高考的“千军万马”,体育加分者毕竟是少数,加分资格就成为稀缺资源。考生希望在高考起跑线上抢占先机,而某些心术不正者也想方设法利用手中职权和金钱攫取不正当利益。由此,高考公平被无情践踏。

  监管不力 谁在失职

  如果一味埋怨主管部门对体育加分“猫腻”不作为,似乎有些冤枉他们。事实上,各省市在曝出高考体育加分作弊丑闻后,都采取措施加以整顿。湖南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李彬介绍,湖南2006年发生“上千名体育特长生造假”事件后,曾收回地市一级体育部门发放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权力。此后,湖南各地市体育局一把手与省体育局还签订了“目标责任状”。

  2009年,北京、重庆、广东、青海等7地在高考体育加分项目上大动“手术”,或是直接减少加分项目,或是缩减加分幅度。与此同时,国家体育总局也没有坐视不管,于2009年底启用了带有防伪措施的新版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意在提高审批门槛,将加分造假“拒之门外”。

  应该说,相关部门对加分造假行为的整治措施不可谓不多,但为何“猫腻”却屡禁不止?问题出在思路上。相关部门偏重于“灭火”,哪里出事就去哪里整顿,结果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整治高考体育加分作弊,关键不在于事后“亡羊补牢”,而是要从整个流程上进行监管。从体育赛事的监控,到比赛成绩的确认,到等级证书的审批,再到复审测试的监督,主管部门应把力量花在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管上,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钻空子行为变成现实再去处罚。

  面对负面压力,主管部门似乎也有苦衷。国家体育总局有关人士曾表示,高考加分真不是一两个政府部门自己的事。这项政策的执行涉及各级体育部门、教育部门、招生部门、学校等,相互制约机制有时很难实现。

  集体作弊 谁在作祟

  这些年来,呼吁废除高考体育加分的声音四起。但体育加分在风雨飘摇中岿然不动,而作弊现象则升级至“集体狂欢”的态势。

  当少数人的丑行变成公开的秘密,高考体育加分作弊已经演变为“谁在背后撑腰”的问题。刚刚曝光的厦门马拉松赛作弊事件,山东省东方中学8人“组团假跑”。而在有些地区,高考体育加分甚至已经形成产业链,从办证、报批到审核,一条龙服务。显然,一张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关系网,正在为体育加分作弊“保驾护航”。从表层看,有些人是为保证本地区高考升学率而“放水”,实际则是不正当利益在作祟。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李天凤认为,问题还是出在“人”的身上。当有关系找过来,相关人员抱着侥幸心理,做个顺水人情,只要没有东窗事发,就是皆大欢喜。

  存在制度设计漏洞的体育加分政策,正在成为某些人进行不公平竞争的棋子,由此衍生的信任危机将导致高考公正性下降。更可怕的是,这种日渐走偏的价值取向,正在集体造假中直接传递给下一代,侵蚀的将是整个社会的诚信与公平。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