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美交流环境保护 沪学生想用"一枝黄花"治蓝藻

2008年03月13日 09:53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发表评论

  日前,华师大二附中的四位同学赴美参加“哈得逊河和黄浦江的对比研究”科研项目交流时,带去了该校生物社团提出的大胆设想———用“一枝黄花”的提炼物治理蓝藻,这一设想引起了在场美国专家的极大兴趣。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专家认为,尽管从实验室里的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还牵涉到成本、生态等多种因素,但学生的探究思路值得鼓励。

  哈得逊河和黄浦江是流经纽约和上海的主要河流。“哈得逊河和黄浦江的对比研究”主要着眼于水环境保护的研究,目的是引导中美两国高中生走出课堂,关注社会问题。这一研究项目吸引了华师大二附中“生物社”的学生的注意。在这个学生社团中,集中了很多“花迷”、“草迷”和“动物迷”,他们觉得生物课、化学课的知识还“吃不饱”,于是利用课余的时间走到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想法。

  “去年学农的时候,我们发现田野里有‘一枝黄花’在疯长,突然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学生这样解释大胆设想的缘起。“一枝黄花”为什么蔓延得这么快?“一枝黄花”会绞杀多种本土植物,这和它的组成成分有什么关系?”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们查找了大量国内外资料。

  一位“生物社”社员找到了一篇国外论文,谈到“一枝黄花”中的化感物质会对其他植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于是,对“一枝黄花”的解剖和实验开始了。观察一段时间,学生发现,小麦种子的生长果然被“叫停”了。

  在喜出望外的同时,他们马上联想到蓝藻。“一枝黄花”里的化感物质能不能让蓝藻也不长个头呢?一番资料检索后,社团提出了大胆设想———用“一枝黄花”的提炼物治理蓝藻,并准备今年夏天到实地进行实验。参与研究的学生黄亚琪坦言:“其实从大胆设想到设计实验,直至课题介绍全过程,已经收获很多了。”他们的指导老师、华师大二附中信息科研主任邹淑君认为,搞科学研究就像学语言一样,是个不断犯错、不断改进的过程。设想有时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不一定经得起推敲,但应该尝试,这样会收获更多。” (作者:陈杰 实习生梁梁)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