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迟到的变革”将开启中国教育新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两会前瞻:“迟到的变革”将开启中国教育新局
2009年02月26日 1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六日电 题:“迟到的变革”将开启中国教育新局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一场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正在掀开大幕。从今年初开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知名教育学者、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杨东平将此称为“迟到的变革”。

  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杨东平表示,延误多年的教育改革终于被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规划纲要”的制定,标志着一场期盼已久的教育改革蓄势待发,使公众看到了中国教育走向变革的可能性。

  针对“规划纲要”的制定,中国教育部已先后举办两次新闻发布会,却并未说明这份文件的最终指向。因此,许多学者期待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研判这一轮教育改革的路径取向。

  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种种迹象显示,教育公平将是这一轮教育改革的主题。从教育的公益性质来看,整个教育改革,必须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出发点和目标。离开教育公平而设计并推行的教育体制,难以让公众感受到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实际好处。

  事实上,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实施的一些政策,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助学贷款、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发展职业教育等,都是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依归,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改“规划纲要”自征求意见以来,社会反响强烈,实招、硬招、新招层出不穷。例如,对于高中阶段是否应该取消文理分科,就引发了很大的争论。

  杨东平表示,教育改革有许多深层次的难点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各种力量持续不断地推进,公开讨论或利益博弈,本身就是一次有效的公民教育,具有独立的价值。

  但熊丙奇认为,就社会舆论的初步反馈来说,却不免令人担忧。人们对教改的讨论大多还是立足于具体的“招数”,而没有触及系统性的“病灶”。而要使各种教改的招数不至于最终被现实的制度环境消解,演变为“折腾”或劳民伤财,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教育制度改革。

  他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改革的核心,在于如何打破高考集中录取制度。只有在新的评价体系和升学制度中,才能使取消文理分科等具体改革举措起到应有的效果;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高等教育资源的高度垄断,让所有高校自由、平等竞争,这是实施高校自主办学和校内民主管理的前提。

  有专家指,中国现在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超越一九八0年代教改的范围,“不得不改”已变得十分迫切。面对“成就巨大、问题成堆”的中国教育,“必须改”是社会共识,但“怎么改”却见仁见智。有学者注意到,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对许多议题都没有预设立场,“问计于民”的决心是坚定的,这将使未来的教育改革

  具备广泛的民意基础。至于“怎么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或许可以看出些端倪。(完)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