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前教育的公共性不容抛弃

2008年03月30日 08:5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2月26日,昆明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这标志着“仇和式教改”在昆明开始启动。根据文件精神,学前教育改制这一块被政府部署为首要目标,总体任务是,到2010年民办学前教育比重要占到90%以上。(3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此举一出,争议四起。反对者认为,这样的改革过于强调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没有真正将幼教纳入公共产品的范畴;赞成者认为,仇和的举措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化。不过,虽然议论纷纷,但按照仇和的“不争议”的原则,改革还是在昆明铺开了。

  在昆明,“仇和式教改”也许可以在“不争议”中铺开,但这种教改的大方向如果出现了问题,则又必须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讨论。毕竟,作为公共产品的教育的改革,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仇和式教改”不但会在昆明产生影响,也很可能会在全国带来一定的“示范效应”。

  那么,先来看看学前教育意味着什么。学前教育研究的成果发现:入学前或在幼儿园接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孩子,和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相比,两者入学之后,在接受能力和成绩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难度将会增加,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这表明,学前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从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正因如此,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学前教育都被视为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福利性。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已经把学前教育视为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制定详细的教育大纲、标准,政府也编列了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英国已经启动了学前教育变成义务教育的工作,日本也开始着手推动学前教育免费化的进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有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事实上,发展学前教育,已经成为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新话题。2006年,全国“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列入“适时抓紧制定学前教育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重视学前教育”;2007年11月,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

  就我国的教育现实来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被极大地忽视了,成为我国各级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2005年的数据显示,全国近6000万3岁—6岁的儿童,只有2179万人入园就读,入园率仅为36.3%。我国幼儿教育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2%—1.3%的水平,这一比例在巴西是5.1%,墨西哥是8.9%,泰国是16.4%。

  著名学者杨东平调查说,城市地区的入园率虽然较高,但由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面临体制不健全、管理混乱、收费畸高、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上幼儿园的费用普遍超过上中小学的费用,并出现了不少“天价”幼儿园。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还基本停留在空白或粗放型阶段,大量留守儿童缺乏监护和教育的现象不容忽视。

  这些都表明,就中国的现实而言,学前教育不是由政府推给社会的问题,而是政府该如何从社会“收回”,将其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以更好地普及和发展的问题。由是而言,仇和将学前教育全部推向社会的教育改革,不但忽视了教育自身的规律,而且抛弃了教育的公共性。理性的做法也许应该是,无论是民办学前教育,还是公办学前教育,都必须依法保障儿童的“入园权”,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