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请不要给贫困生贴上特殊标签

2008年08月28日 16:08 来源:中国网 发表评论

  九月开学高峰期即将到来,许多学校八月中旬就陆续开学迎接新一届的学生,有人喜有人忧。特别大中专院校的新生,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也许你因为自己没考上心仪的学校而委曲求全,或者选择了复读;但是,贫困生他们除了面临这些的问题之外,一个重要又关键的问题摆在他们的眼前,就是没钱上学。这几年来,国家在助学政策上做出很多努力,国内一些院校纷纷向贫困生伸出援助之手,帮忙这些贫困生解决上学的困难,实现了“零支出”上学,发送“助学路费”、“助学红包”,还帮贫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等。总而言之,就要让贫困生通过“绿色通道”不会失去读书机会。

  帮助贫困生,乃是慈善之举,贫困生之福。为什么许多贫困生为之感恩而满腔难言呢?谁让贫困生接受帮助后感到尴尬、苦恼了?不妨从近年来,媒体对贫困生报道去观察。目前,学校、社会对于贫困生帮助都忽视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多是大搞排场举行贫困生捐助仪式,当然某些社会企业为了表现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行商业操作的做法,学校则是公示贫困生名单,基于贫困生帮助的公平公正原则考虑,也可能存在宣传因素。无论是谁的做法,只要公开了贫困生资料,加以大肆宣传,在贫困生眼里,就是唯恐天下不知道他们贫困生。

  说到这里,援助到底是不是免费的午餐?慈善背后隐藏着什么?让人深思。

  前几天,在《新民晚报》看到两则关于贫困生的新闻。一则是专家呼吁,对贫困生应该当成个人隐私那样来保护、尊重,不应该把他们的贫困现状到处宣传。这样一来,很容易给他们心理造成巨大压力,落得“心理贫困”。再一则就是贫困生不愿在捐赠仪式上四处鞠躬。有的学校喜欢搞一些助学仪式,进入荧屏,贴上海报。让贫困生们亮相,诉说自己多么贫困,然后留下感恩的眼泪。遭到“曝光”后,贫困生被贴上来一张难于抹去的标签——“贫困生”。

  就此现象,笔者曾撰文,呼吁社会和学校不要把贫困生当猴耍。一个重要原因是,绝大部分贫困生并不愿意自己被过分关注。如此宣传他们的“特殊”,往往会给他们在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包括他们学业、恋爱和工作。

  贫困生们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帮助能够像普通同学一样去学习,最后改变命运,回报社会,并不是搞特殊化,甚至成为某些“伪善”人士的道具加以使用。

  当前,社会一直都无法摆脱“笑贫不笑娼”的传统看法,上述某些作为实在给贫困生造成了心理压力。贫困生是人,要面子。在学校生活,他们时刻需要与同学和老师打交道,他们头顶上给冠于“贫困生”帽子,不但让自己感到难堪,也让其他人感到不好办呢。一个简单问题摆在面前,班级举行外出旅游活动,贫困生辛辛苦苦勤工助学拿点生活费,大家外出游玩需要花钱,叫上这些“贫困生”,显然给他们造成了经济压力,不叫上他们又可能被误解为歧视。

  无论贫困到底是不是个人隐私问题,尊重贫困生是最起码,必要的。贫困生并不甘于贫穷落后,他们面临这个贫困,而需要帮助,绝不是给他们再添麻烦。

  尊重贫困生就是尊重慈善,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贫困生真正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故此,社会应该反思贫困援助的某些做法,认真考虑这些需要帮助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免给他们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不是把这些人贴上标签之后,显示自己作为一个“施舍”良好形象。(作者:黄守洲)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