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愿公考高淘汰率转为精英保证率

2008年12月01日 13:22 来源:成都晚报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公考淘汰率98.7% 不少考生借此练手备战"省考"

  这年头,还能堪比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盛景的,莫过于国家公务员考试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于11月30日开考,据统计,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网上报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超过104万,最终能捧上“金饭碗”的仅13566人,淘汰率高达98.7%(11月30日《信息时报》)。

  有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公务员报考与录用平均比例近50∶1,报考比例最高的职位的竞争比高达2187∶1。公务员招考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是可理解的——公务员直接运用公共权力和资源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具有较好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职业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都是吸引考生踊跃报考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关公务员考试“黑幕”的新闻鲜见曝光。这大概是因为公务员考试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已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合理的考核过滤程序,使考录成为“在玻璃房子里的竞争”。门槛放开与笔试面试分数为主要依据的公平可控性,使得公务员考试形成了相对公平的底蕴。但是,1.75%的公务员选拔率能否转化为很高的精英保证率,就需要从公务员的公开选拔转化为公务员的公平考核。

  以近日社会热议的一则新闻为例——广州市监察局近日暗访政府办事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看影碟、聊QQ,甚至与前来办证的市民吵架。我们相信,这些不务正业的公务员当初也都经历了层层选拔,那么以上怪状只能解释为“无压力下的集体懈怠”。我认为,监督权与问责权的双重脱节,让这些曾经拥有1-2%过关率骄人成绩的社会基础精英人才,迅速蜕变为置身于行政保护温室而丧失公共服务理念的官僚冗员。

  显然,1.75%公务员选拔率能否转化为相应的精英保证率,首先要确保民权主导下的公务员日常考核机制完善,将舆论监督、民意反馈、人大政协问责等外部“压力”模式内化为公务员考核基础,促使行政管理自律与外部监督他律的无缝对接,建立更为公开透明的公务员退出渠道,形成“公务员不称职就免职”的鲶鱼效应,当下的公务员报考热才能为社会各界英才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实现抱负的通道,而不是从此衣食无忧、混饭吃的权力避风港。(毕舸)

编辑:朱博】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