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下,绩效考核指标只会是升学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应试下,绩效考核指标只会是升学率
2009年02月06日 15:13 来源:荆楚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教育部5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2月5日新华网)

  教育部出台的很多规定,往往都引发热议。比如汶川特大地震后,针对“范跑跑”事件,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新增了“保护学生安全”的规定,但 “范跑跑”风波未被平息,却让教育部成了新的众矢之的。在比较普遍的“道德法律化”的质疑下,有人反问:教师保护学生安全,谁又来保护教师安全?再比如,教育部要求从去年10月26日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具体规定小学生每天跑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高校学生2000 米,一时又是议论纷纷。开展得如何?只要家里或周围有孩子的,问问就清楚了。

  现在新学期开学在即,面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要实行绩效工资,教育部再次出台规定:“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这样的规定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减轻教师的思想和工作压力,有利于端正办学思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会受到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但要落到实处,真正得到贯彻执行,似又难乎其难!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推行的还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谁都承认,在当年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是伟大的,不只是教育理念的创新,也是一次教育革命。欢欣者甚至认为,我国教育的一切弊端将被革除,新的教育春天已经到来。但事实证明,一方面素质教育被理解和实行得太浅薄,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频繁更换教材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性事件,从学校来说,蹦蹦跳跳、吹弹拉唱成为素质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应试教育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自上而下应试教育的一套从来就没有被丢弃过,填鸭教学、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结果是学生的负担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比如,原来各地中考只有语数外理化政六科,现在效法高考也来文综、理综,实际科目还增加了一科,考虑乘数效应,学生的负担其实增加了很多倍。

  这样的教育,我谓之为“素质+应试”型教育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素质教育已经被口号化,应试教育继续大行其道。既然是体制,其就有非常强大的力量,非个人能够撼动和改变,因此也就只有适应和盲从。尤其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和资讯的空前开放发达,很多家长和学生相信只有好学校才有好出路,不再像以前逆来顺受般接受命运安排的结果;也更由于很多学校坚持只有好生源才有高升学率、只有高升学率才有学校的好声誉和教师高福利的信条,使得每学年开学生源大战周而复始上演,而这种大战原来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内,现在已经发展到在一个省区内争夺。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现象,大家认为的好学校,也就是生源好的、升学率高的,学生多到满眼是人头;而一些所谓的差学校,也就是生源差的、升学率低的,则往往门可罗雀。而好学校的教师普遍拿到了高福利,而所谓的差学校则数过来、数过去就是工资条上的数。结论应该很清楚:升学率就是福利和收入,没有这一条激励,教师哪里还有动力?!

  当然,教育部不一定认同我所说的“素质+应试”教育体制。回头再看开头提到有关事件,尤其是冬季长跑活动,说到底制定者设定了一个素质教育的前提,而最终却碰上了应试教育的壁垒,所以只落到饱受诟病和难以落实的命运。因此,今后教育部出台任何规定,必须先考虑当前“素质+应试 ”教育体制的实情,要么就不出台,要么就加快推动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本来实施的是应试教育,却非要规定教师绩效工资不能和升学率挂钩,那就是太过矫情了。

  作者:张如晟(山西)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