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且慢让大学生去做鬼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还是且慢让大学生去做鬼吧
2009年02月09日 14:44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些年大学生就业是难题,今年尤其严重。于是就有各类人等出于各种考虑“支招”,论心,都是好心,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但是,真正的好事既要论心,也要论迹。否则,就容易像九三学社广东副主委温洋先生一样,因为建议大学生“当不成公务员,不妨当‘走鬼’”的言论而备受网友批评。甚至一些网友提议“人肉”温先生家子弟的工作,以“铁的事实”来驳斥建议大学生毕业后去做“走鬼”的“谬论”。

  据说“走鬼”是很多年前,香港流动小贩违法摆卖时,逃避执法人员抓罚而相互招呼走脱的暗语,后来被人们当做无照流动小贩的代名词。不知道温先生是不是注意到了这个名词内涵中“无照”的这个概念。我们以最大的善意来推测,假定温先生的确是疏忽了,不是蓄意鼓励无照经营,怂恿毕业生违反国家规定。我们同样也不支持网友的过激言辞和人身攻击,我们只是很务实地想,如果真的有毕业生按照此论去做了,接下来,各地城管又多了一类打击对象,而大学生游商们则一边要准备好足够的钱用以缴纳罚款和购买新三轮车、货品,一边需好好外练筋骨皮,至少要提高跑步速度。

  这种说来几近笑谈的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发生。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从各类报章中阅读到太多关于城管打人,游商和城管互殴的报道了。在这个矛盾彻底解决之前,建议大学生们“冒着生命危险”当游商,实在是对毕业生本人及其家庭,乃至国家投入的一种不负责任。

  诚然,外国历来不乏大学生刷盘子送报纸的先例,也确有富豪是从干这些起家的。但外国家庭的收入和外国孩子上大学的投入都是我们远远比不了的。也许温先生并不了解,普通人的家庭要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要付出多少心血和金钱。将心比心,任何父母都不愿意希望在十几二十年含辛茹苦之后,看着自己大学毕业的孩子为了挣回仨瓜俩枣,因为摆摊没有执照,而不得不每天像个兔子一样在大街小巷奔跑躲避。没错,学生、家长的就业观的确需要调整和拓展,但更应该调整和拓展的,一方面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向,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思路。舍本逐末地一味指责毕业生及其家庭顽固僵化,然后提出一些不靠谱的建议有助于化解就业难题吗?张 丽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