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减负,减数不等于“减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上海减负,减数不等于“减负”
2009年02月10日 08: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学期开始,“减负”仍是例牌。为了防止教师布置无效低效作业,上海规定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并且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带书面作业回家,不让“一课一练”等教辅材料进课堂等,如果教师“减负”不合格,将受处理,直至调离教师岗位。(《新闻晨报》2月9日)

  头疼让脚吃药,是“减负”不受人待见的最大原因。毕竟,十几年苦读只为高考一搏。据说,自建国以来,光教育部出台的“减负令”就达49道之多!尽管雷声很大,板子很响,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落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尴尬。时间一长,“减负”就成了有关部门习惯性的日常功课,每到固定的日子,必贴上“减负”的“门神”。至于能否辟邪?只有心到佛知。

  从各地的高招来看,大家不约而同地陷入了“减负”即是减数的误区。反之亦然。于是,上到“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的国家教育部的规定,下到“全区小学、初中学生书包重量不准超过学生体重的10%”,数量成了衡量是否落实“减负”的标尺。

  这不能说不是对“减负”的一种误解或曲解。众所周知,中国教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嬗变。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减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在当下的语境里,“减负”更像是一种目的而非手段。如果高考这根最最现实的指挥棒不发生根本性偏转的话,现行的中小学的“减负”不过是纸上谈兵。

  如果说素质教育是质变的话,那现在有关部门为“减负”所做的各种努力,至多称得上是量变。正如再美丽的鸭子无论怎样“瘦身”也不可能变为天鹅一样,在高考分数的魔杖前,减负所完成的不过是一种朝三暮四的数字游戏。而这种行政压力下的“减负 ”,在分数决定一切的现实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毕竟,升入高中时要考试,升入大学时更要考试,而考试成绩是不以是否减负而转移的。

  这种逆推或倒逼的结果,使得看上去很美的“减负”,实际上更多时候是某些教育部门自娱自乐的“独角戏”。谁都知道手段最终只能是为目的服务的,一个逆目的而进行的手段,喊得越响,南辕北辙的偏差就越大。

  在现行“管办不分”的教育体制下,单纯、脱节的中小学“减负”,更像是一场拼命自己拽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滑稽剧,其结果可想而知。

  衡量学生负担是否过重,并不仅在于其每天作业的多少和书包的重量,而在于其所承受的究竟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一个最后一定要凭借分数才能分出高下的教育体制,即便每天没有作业,学生和家长恐怕也称不上是没有负担。

  美国有一套叫作《你的N年级孩子应该知道什么》的书,虽然学校的老师不一定完全按照它上面的内容讲授,但大体上反映了学校里应该学到的东西。从其所涉猎的内容来看,美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一点也不比同龄的中国小朋友少,甚至有过之而不及。但为什么“减负”没成为他们挂在嘴边的老生常谈呢?叶志军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