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为何越讨论分歧越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文理分科"为何越讨论分歧越大?
2009年02月16日 11:37 来源:信息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关于文理分科的讨论,各界人士已发表了许多意见。但笔者发现,目前的讨论似乎有些无序,很有一种各说各话的味道。

  文理分科违背了教育宗旨,负面影响很大。教育主管部门倡导改革,属于亡羊补牢。可令人遗憾的是,关于文理分科的讨论似乎正在激化矛盾。文理分科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改革是大势所趋,但由于高考制度尚未彻底改革,所以文理分科的改革根本无法推展。打个比方,当大家都一无所有的时候,制定规则相对容易;可当财富分配到每个人手中时,改变财富分配规则就变得艰难。那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当然不愿修改现行规则,加重自己的负担;那些在文理分科机制下,已形成一套完整教学体系的教育机构及工作人员,也不愿改变规则,从而增加自己的工作难度。假如改革得不到直接利害关系人的肯定,那么改革要想取得成效,恐怕比登天还难。

  参与讨论的各界人士不是没有看到这一点。但是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陷入到无休止的技术性讨论之中,没有看到文理分科所隐含的社会关系,所以讨论越激烈,社会分歧就越大。

  我认为,正确的解决方案是,从高考制度改革入手,要求出题老师逐渐缩小文理科目内容之间的差距,在文科题目中增加理科的内容;在理科的题目中增加文科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全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在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

  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好高考这个指挥棒,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逐渐地解决过去存在的问题,那么这项改革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假如我们快刀斩乱麻,那么,必然会损害公平,让那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们,承受改革的代价。

  教育主管部门将有关问题公之于众,欢迎各界参与讨论,表面上来看,是民主决策的良好举动。但是从“决策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未必值得肯定。在现代社会,不同问题之间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假如把问题切割开来,逐个讨论,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不得要领,争论到最后还是由决策部门拍板定案。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决策者不能把问题零打碎敲,逐个呈现,让不明真相的公众或具有利害关系的阶层相互争吵,而应该颁布决策指南,详细说明不同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且向公众提供参考方案。假如只是提出问题,或者只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意向,而没有说明问题间的关联程度,那么这样的讨论越多,不稳定的因素也就越多。

  有些学者把这种政府解决不了或不愿解决的问题交给公众讨论的做法,戏称为“挑动群众斗群众”。这种观点虽然偏激,但值得思考。在信息不充分或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这类重大问题展开讨论,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转移改革的大方向,增加整个社会的运转成本。所以,决策者应采取更加负责的态度,既要提出改革意向,又要提供有关背景材料,或改革的理由说明书,在必要的时候还要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改革方案。只有这样,讨论才能深入具体,讨论的过程才能变成寻求共识、凝聚共识的过程。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