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农村学生应有"话语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考改革,农村学生应有"话语权"
2009年03月23日 10:34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报道,2010年新课标高考方案目前已编制完毕,预计3月底正式对社会公布。根据此方案,在高考成绩一定分差的范围内,高校将可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可成为高校退档的依据,高招中“录低不录高”的情况将会出现并被认可。

  近年来,有关高考改革的讨论成为焦点话题。从讨论来看,高考要改革已初

  步达成共识,但在怎样改革方面,社会分歧仍然非常大。而无论是已经实施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还是将要公布的新课标高考方案,对农村地区的考生权益重视不够,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改革方案的公正性。

  “城市的学生甚至可以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可我们的学生可能连自己的出生地都没离开过,他们在表达能力和社会见识上与城市学生差距明显,在‘综合素质’上怎么可能与城市学生比呢?”这是一个农村老师看到此消息后在网上发表的感慨。这位老师的感慨,折射出农村学生的声音在高考改革方案中的缺失。

  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在“综合素质”竞争上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一局面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育水平与城市特别是发达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一些在城市学校已经高度普及的东西如电脑和英语教学室等,在一些农村学校都还鲜见。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在湖南农村老家曾就读的中学,多数老师目前仍然还在用“土语”教学,学生很少有与外界直接交流的机会,大多数学生仍然不会熟练地讲普通话。如果让他们与城市的学生一起参加自主招生的面试,其结果自然不难推断。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高校招生中增加过多的“综合素质”因素,农村学生自然缺乏竞争力,但这又恰好是很多新高考方案中正在强化考查的内容。这不能不让人忧虑。对于上亿的农村学生而言,高考是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甚至唯一途径,同时,农村学生在学生比例上也占到了多数,因此,任何有关高考制度的改革和调整,都应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重视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只有这样,改革才能真正成功。可问题的关键是,改革方案在征求意见、举行听证的过程中,选取的代表往往是城市的学生,参考的也大多都是城市学生的情况,而大部分偏远地区、基层的学生的话语权和利益诉求却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公平公正是高考改革方案能否成功的基石,任何方案的出台都应充分考虑农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从目前看,农村学生在改革过程中是沉默的多数,基本没有合适的渠道和途径表达自己的声音。这一局面必须得到改变。而在改革过程中,尊重和确保农村学生的话语权,使改革方案不至于引发新的不公平,则是决策者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曹建文)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