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到不足10%的就业率大滑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从90%到不足10%的就业率大滑坡
2009年03月26日 11:21 来源:信息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近,广东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就业工作会议,公布了2009年广东省目前的就业现状:广东33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仍有30万没有找到工作。截至3月 10日,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 50%以上。

  该数据一经报道,社会各界哗然,网络媒体更是炒得沸沸扬扬。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沿海城市,今年的大学生就业率竟然低到不足10%,与2008年初大学生签约率高达80%~90%相比,巨大的落差令身处广东高校的学子和家长们实在不愿意面对。

  其实,对于高校就业率这个数据,笔者并不“感冒”。从1998年第一批扩招大学生毕业引起“就业难”至今,大学生就业就从来没有容易过。然而,此前几年,不管是高校还是教育部门,对外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总是稳居光荣榜首,高达90%以上。人们对这个就业率也一直保持谨慎怀疑态度,甚至质疑讨伐,认为高校就业率数据有水份。不过,作为一名多年关注并报道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记者,笔者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省教育厅公布的广东高校就业率是真实的。只是当高校和主管部门真实地面对就业率数据,与社会坦诚公布之时,人们却难以面对。

  可以肯定的是,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对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已非常明朗,高校就业率直线下降,恰恰反映了社会岗位需求量的缩减程度。然而,反过来可从中看到,这些年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集中在沿海城市和中小企业,因为这些城市和企业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受到最大的冲击,岗位需求量急剧下滑。

  对此,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就业办谢老师感叹:“今年广东大学生就业率数据急速滑坡,在反映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同时,也对高校、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导向,以及就业促进工作发出警醒。大学生就业方向单一的城市化流向是导致此次就业率严重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多元化就业体系亟需拓展并建立相应政策措施。”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都在呼唤大学生基层就业。然而,“政府目前只有导向,没有政策,或者说很多政策依然模糊,大学生基层就业目前尚处于‘纸上谈兵’阶段。只有真正解决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薪酬待遇、福利措施等方面工作,才能切实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一位中山大学在读大四工商管理学生感叹道。(李珍)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