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淑女班”不符大学价值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开设“淑女班”不符大学价值观
2009年04月03日 10:58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1日,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50名身材高挑、形象气质颇佳的女生,在经过自荐、推荐、层层考核等环节后脱颖而出,正式成为该校“淑女班”的首批学员。按校方公布的教案,这50名美女学员将接受系统的礼仪培训,最终被培养成秀外慧中、品位高雅的新“淑女”。

  (4月2日《长江商报》)

  据介绍,“淑女班”授课内容包括《论语》和《孟子》等经典著作。还有传统女红技艺培训,包括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另一方面,虽然大学声称此举“更重内涵”,但经过层层选拔的女生容貌气质还差得了吗?如此“淑女”教育,目的在于让女大学生更加“淑女”、更加完美,这种教育目标引起了我的思考。

  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淑女”?当前,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一种标准是:容貌美丽,气质高雅,不但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与男性同等的作用和功能,承担同等的社会责任,还能同时履行好传统女性角色、相夫教子的女子。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既能“安外”又能“主内 ”,能够达到以上标准的女性确实称得上是“完美女人”了。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凭什么要求女性这样“淑女”?给予女性如此之高的“社会期许”又出于何种心态?

  社会文明进步到了今天,男尊女卑的时代自然一去不返,既要女性有“外部形象和能力”,又要女性兼备贤惠、温柔的传统女性“内涵”,这样的道德期许是女性不可承受之重。普通人当然不会奢望自己的妻子或者女友能这般“淑女”和完美,但如今有很多富人的择偶标准却颇有这个迹象——既要“面子”又要“里子”,还要“气质”,比皇帝选妃还挑剔,时下一些富豪征婚就是例证。显而易见,无论是开设“淑女班”的高校,还是参加淑女培训的“准淑女”,都是在迎合这种畸形的需求。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很正常。社会的现实价值观念是多元的,而且具有短期性、易变性等特征,但大学的价值观念由于受文化和历史沉淀的影响,具备摆脱短期功利狭隘性的特质,因此它可以制衡社会负价值的发展,担当起引领主流价值的作用。作为大学,把国学和女红等相关“手艺”纳入女大学生学习课程之列,原本可以作为现有教育内容的补充,值得称道;但如果是致力于培养近乎商品化“淑女”,就等同于变相助长此种处于模糊层面的“不正之风”,有违大学精神——实话实说,这种“淑女”教育很不“贤惠”,甭指望如此世俗势利的教育培养出什么“淑女”来。  □王艳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