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晴空的明月,万里的乡愁

2008年09月18日 10:0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中秋之夜,600多名留法学子从巴黎四面八方陆续赶到塞纳河边,分批登上游船赏月。图为留学生们争相在五星红旗下摄影留念。

  晴空的明月,万里的乡愁。一本而万殊。

  海外学子,负笈远行,其心思情意,屡屡叩空回响。

  ——编者

  月圆思故园

  本报驻法国记者  顾玉清

  中秋之夜,巴黎繁星闪烁,一轮明月高悬空中。经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和全法中国学联筹划,通过网上报名和约定,晚8时左右,600多名留法学子从巴黎四面八方陆续赶到塞纳河边,分批登上游船赏月,共同欢度中秋佳节。

  船舷边竖立着五星红旗,学生会的同学们一字儿排开,向上船的每一位同学问候,同时分发通信录、月饼、水和船票……那种浓浓的温馨感、思乡情感染着每一个人。

  一艘艘满载中国留学生的游船在前行,穿过一座座巴黎别样的桥,塞纳河两岸和桥上的游人向团聚于一起的中国学生投来羡慕的目光并挥手致意。“每逢佳节倍思亲。”学子们仰望星空,享受明月、享受快乐,一起谈论不平凡的往事,思念故乡和亲人,共祝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朱小玉对本报记者说,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无论身在何处,华夏儿女都会观赏同一轮明月。而今年过中秋节不同以往,团圆和圆梦的双重喜悦,尤其值得我们好好地分享。尽管在过去的一些日子里我们曾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我们战胜了困难,收获了成功。为了留住这些宝贵的永恒记忆,今年除组织在巴黎的留学生共度中秋节外,使馆教育处还向外地40多个学联寄了月饼,以表达祖国牵挂海外学子的一份真情。

  留法学生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柳青说,赏明月寄相思,我们感慨万分。北京奥运会展现的一幕幕无与伦比的壮丽画卷将会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为伟大祖国的发展与进步,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兴奋和自豪。他说,身在国外,了解国外,才懂得要更加热爱祖国。他表示,中国留法学子具有光荣传统,一定要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刻苦攻读、增长才干,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亮、月饼、团圆等,这些中秋元素让留法莘莘学子相聚于塞纳河上,在五星红旗下拍照留影,激情畅想祖国的未来。

  “鸟巢”与“水立方”

  李曜升

  2003年2月8日,美国西南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联席会在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正式成立,此后,一年一度的美国西南学界中秋国庆晚会在当地渐成气候,成为南加州中国学子的一道精神大餐。

  中秋月明夜,最是动情时,谨以《“鸟巢”与“水立方”》这篇习作来表达对我留学生干部、广大留学生以及为其服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组织的眷恋、感佩与祝福。

  “鸟巢”,你用无数手臂筑起了坦荡、坚韧的脊梁;

  异国他乡的游子,那里可曾是你歇脚的驿站,栖息的温床?

  夜深人静的时刻,那缕缕温情可曾抚慰过你孤寂的心房?

  亲爱的学友,撑起你稚嫩的翅膀,扶摇九天,展翅翱翔,不远处就是魂牵梦萦的“水立方”!

  “水立方”,你似五彩斑斓的“雨花石”,砌成了学子寻梦的天堂;

  那玲珑剔透的水钻,宛如母亲晶莹的泪花,承载着对游子的热望,那条条彩虹画出的泳道,分明是让你尽展身手的长廊。

  朋友,坚持,再坚持,踏着青春的韵律,和着那滚滚的人浪,去刷新人生的辉煌,春晖圆梦的乐章,将再次在这里奏响!

  远处最近,近处最远,待到夕阳坐晚,再回首,凝神望,天圆地方,那儿依然是牵手相望的“鸟巢”与“水立方”!

  (寄自洛杉矶)

  不知乘月几人归

  张伟城

  行走莱茵河畔有几个年头了,怀念家乡正宗的美味月饼,也想重拾那些熟悉而温情的场景,本来计划今年回国与家人团聚,只是限于种种原因,回国计划一次次推延。于是与几位中国朋友相约一起吃顿饭。没有月饼,天照明月,没有节目,座上清谈,也算简简单单过个中秋了。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那个千年前就被张若虚仰望过的月亮还在那里,只是今夜似乎比往常安静许多。这几栋楼里的中国人是越来越少了,他们中有些已经在德国找到工作并移居到其他城市,开始新一轮的异乡人征程;有些则直接投奔故乡的怀抱,彻底了结了思乡之苦。总之,这个昔日以中国人居多的热闹宿舍区如今冷清了许多。

  席间谈及入籍问题时,我说,我不会放弃中国籍,因为本人得了一种叫“去国怀乡”的病,只有回国才能疗理。

  我这“去国怀乡病”是在德国落下的,时不时来点背疼、花粉过敏。说来也巧,每次只要一回到国内,立马就好,一到德国,毛病复发。特别是背疼,城中门诊看过几遍,德国医生说这不是病,是用电脑过度。我想也许是命:乡思成疾,注定自己只是德国的一个过客。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思乡情绪,与其离开故乡的距离有关。人生际遇多变,我与故乡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远。在德国几年,一些相同的影像总是频繁地穿越我的梦境,都说有所思才有所梦,故乡遥远而熟悉的人和事,编织了一条看不见的网,离得越远,收得越紧。虽然互联网早已拉近时空距离,但置身氛围之外,再发达的技术手段,也无法遏制乡思离愁的间或溢出,也就难以抵御乡思成疾了。

  夜深人静,有人拉开垂地的帘幕,一轮明月静静挂在窗外穹顶。她的光芒此时也披在遥远的东方,她一如既往被故人仰望。故乡即将迎来又一个黎明,想必那些山水、城池与街巷,愈发显得妩媚动人。

  (寄自德国)

  中秋随笔

  张 鹏

  皎洁的月光洒在每个人幸福的脸上,餐桌上摆满了大家自己动手做的饭菜,几个盘子中还摆着一块块切好的月饼,大家一齐举起酒杯,彼此勉励着学习进步,祝愿着工作顺利,这就是我们这些在法国的留学生和当地的华侨今年一起过中秋的情景。

  转眼间,来法国留学已近六载,除了去年有机会回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之外,其余的5个中秋则全都留在了法国。“每逢佳节倍思亲”,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对其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上而已。因为那个时候,作为80后的我,几乎没有离开过父母,所以每年的中秋节,总是和父母一起过,大家在一起吃着月饼,看着中秋晚会,思念无从谈起。而当我跨洋过海,来到异国的土地上,却发现这句诗竟是如此贴切。记得第一年刚来法国的时候,由于初来乍到,没有什么朋友,学习上又有很大的压力,所以当第一个中秋不期而至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这里的中秋是那么的冷清,法国人不过中秋节,商店里也不会有月饼卖,而我心中那种对节日气氛的期盼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使得我恨不得直接飞回国。

  其实像我一样曾经有这样感受的在国外的中国人还有很多。我觉得,这其中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一个文化记忆的问题。中国几乎每个节日都包含了鲜明的文化因素,比如中秋,就要吃月饼、赏月;端午,就要吃粽子、赛龙舟;除夕,就要吃饺子、放鞭炮等等。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便会对这些旗帜鲜明的文化产生记忆,并很难抹去。这也就是当我们来到另外一种文化氛围的国度的时候,会在中秋这样的节日产生那么多思念感触的原因吧。

  席间,大家商量着有机会一定要一起回国过一次中秋节。到那个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谁都可能不太清楚,但唯一清楚的是,作为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心中的那轮明月一定还是那么皎洁!

  (寄自法国)

  年年今夜

  王 平

  今天是中秋节,一大早就起来看天,希望今晚是个推窗见月的好日子。可是天公偏偏不作美,接连下了好几天的雨,毫无放晴的意思,望着灰蒙蒙的天,难免有些许失落。

  傍晚时分,趁雨小了点,步行到离住处很远的商店买了两包带壳的熟花生回来。异国他乡,见不到月饼,但花生却是小时候家人赏月时寻常的零嘴,因而对它总是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小学课文中,有一篇叫“落花生”,谈的就是家人吃花生赏月的事情,当然那个时候还缺乏欣赏美文的眼光,心里始终嘀咕的一件事就是:为什么作者不管花生叫花生,偏偏要叫成“落花生”,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但也只埋在心里,没有去问别人。有一年随母亲去沙地里替自家种的花生除草,母亲突然问我:“你读了这么多年书,花生是怎么长成的你知道吗?”我说,“当然知道啊,花生是长在地里的。”“花生是长在地里。但看看你眼前的花生苗,它现在开满了花。俗话说‘开花结果’,花开在外面,果实也应当结在外面,可是花生的果实却结在地里。为什么会这样,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我听母亲这么一反问,确实愣住了:是啊,花开在外面,果实却到地里去了,真是很稀奇的事情。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母亲给我解释了原因。母亲说:“凡事要多观察。花生苗开花之后,花就会慢慢变成一根根细长的针,这些细长的针随后就会垂落下来,往地里面钻,花生就是由这一根根针结成的。所以你除草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把这些针给除掉了,否则就结不成花生。”我听了母亲的一翻解释之后,恍然大悟,赶紧揪住一棵花生苗仔细瞅,果然发现上面有许多像细针一样的东西。那个时候,多年困扰我的“落花生”问题迎刃而解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忙碌的季节。中秋节那天,母亲白天忙于收割,晚上要安排好一家人的吃喝,等我们都入睡之后,还要借着月光洗好一家人换洗的衣服。可以说,秋天沉甸甸的收获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母亲的。中秋赏月,其实更应当感谢母亲。

  夜沉了,不知母亲收拾停当了没有,是否有空坐下来歇歇,往年您都是那样的忙碌,今年呢?突然记起读过的一首词:“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虽然美国的天空今夜月光不明,但儿子的心中有一轮明月,那是献给您和全天下母亲的。

  (作者为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

  不算很远 不算很近

  张丹阳

  出国留学3年了,第一次在家过中秋;中秋刚过,我的假期随之结束,等待我的是一张返回英国的机票。这不是我第一次出国了,但却比第一次更不舍。

  中秋节的下午,到了奶奶家,还拿着手机在奶奶的小花园里拍了很多照片。这里是我童年的场所,高大的梧桐树、苹果树……10岁以前,我曾在这个院子里养小花猫、挖蚯蚓、捡苹果、堆雪人,还跑到地窖里放白菜。爷爷的书柜一侧还有清晰的刻痕,是小时候用来记录我身高的……如今,那些熟悉的树木被储物用的小砖房代替,没留下一点痕迹。

  想再多陪陪爷爷,让他用干瘦的手抚摸我的脸,说孙子长得真像爷爷;想陪妈妈旅游;也想教爸爸玩赛车游戏;更想让爷爷家院子里的苹果树、梧桐树都恢复小时候茂盛的样子 ……

  突然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善于表露情感,但中午餐桌上爸爸对着我跟妹妹说:“你看你们这一代多幸福啊。”这在以前,我也许只会微微一笑,但这次我却拼命点头,说:“对啊,我也这么觉得!”

  我们或许对有些事情不满,或许抱怨自己,但毫无疑问,我们是幸福的。有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有书可以读,有未来可以去规划设计,有理想可以去拼搏实现,这怎么能不幸福?但此时此刻,我们最大的幸福来自带给我们生命的父母。

  英国到底有多远?一张机票的距离而已。

  不算很远,不算很近!

  (寄自英国)

  我想有个家

  李晟臣

  中秋节到了,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但身在异国他乡,最好的过节方法,就是让自己忘记节日的到来。

  我没去看月亮,因为不敢。我知道,当我看到那一轮明月挂在天际时,会很伤感。何必让自己徒增感伤呢。可即便没看,心中明知那会升起的明月,又怎能不牵肠挂肚呢?

  有些想家,却又不知自己该去想哪里。

  那个自己生长了17年的地方,那个4年前自己称作家的地方,当我坐上我生命中第一次乘坐的飞机时,就已经成了过往。当我第一次回来,看到机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我哭了,没有原因的,带着笑,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我以为我为回家的激动而流泪。可是我错了。再回到那里,那座我自以为已将它那深沉的历史融入我生命的古城,我才发现,原来当我选择离开,我便已放下了一切,无论再怎么想回去,也只能像是一个旅客,客眼欣赏这座老城,客居在那个曾被称作家的地方。

  西安,生我养我的地方,却早已不再是家,回去,看望父母,仅此而已。

  那,我的家,在哪里?不是那间房,不是一个桌上的聚餐,不是那张床,而是那份归属,那份依赖,那份心里不变的安定。

  突然,好想那些故人。想告诉你们,我还是那么关切地留意着你们的每一丝生活。

  (寄自新加坡)

  格拉斯哥的中秋节

  胡锦杲

  在夏天刚开始的时候,我来到英国的格拉斯哥。还在对英伦的夏天意犹未尽的时候,秋天便悄然而至。英国开始持续阴雨,晴朗的夜空很少见。偶尔有星星的夜晚,发现月亮的形状已经很圆很圆,翻开手机查询农历,惊喜地发现,中秋将至。

  记忆里的中秋节,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小时候,那个朴素的年代,总喜欢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跑到阳台上望着月亮发呆。按照家乡的习俗,家家户户会准备些月饼和水果,摆在一个案台上拜月,然后许下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今年的八月十五,又有别于往年。在中秋节前一天的晚上,我努力地竖起耳朵,睁大眼睛,在这座城市搜寻一切与这个节日有关的气息。但当我走在异国街头,看到的只是路上行人和车辆行色匆匆,根本无暇顾及天空中的那一轮明月。不禁深深地感叹,中秋,是华人的节日。

  第一次,在距离家人最远的地方,我度过这样一个特殊的中秋节。这一次,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寄去自己对远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回宿舍的路上,当我再一次抬头看到格拉斯哥城市上空,云层里那一轮孤单的明月,发现她真的没有故乡的圆。

  (寄自英国)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