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灾区学生微笑迎高考:没有一人放弃(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汶川震灾区学生微笑迎高考:没有一人放弃(图)
2009年06月06日 22: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6月7日,来自震中汶川县的1082名学生将迎来高考。图为6月6日,在成都龙泉区设立的汶川县唯一高考考点,这些学生们参加了由教育部门组织考前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轻松愉快迎高考。 中新社发 李杰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成都6月6日电(李杰 张守帅)6日,在成都龙泉区设立的汶川县唯一高考考点迎来了参考的1082名学生,他们将在这里参加由教育部门组织考前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让他们以最佳状态轻松迎接考试。

  据了解,从6月4日开始,汶川县参加今年高考的高三考生,逐渐聚集到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体育城。这里是汶川县设立的唯一高考考点,这些参考学生主要来自威州中学和漩口中学,还有少部分卧龙中学学生,他们有的一直在龙泉驿区就读,有的刚从山西和北京返回。

  尽管这一年的经历不同,但对多数人而言,他们微笑着迎接高考,微笑着与母校挥手告别。

  威州中学“最后”的毕业典礼

  6月4日,威州中学750名高三学生,在成都龙泉驿区阳光城锦宏教育园区举行毕业典礼。

  拍毕业照合影时,校长周秀华眼睛湿润了,她的手里抱着一束鲜花,这是毕业生用各班的班费,为任课老师和校领导送上了这些表示心意的礼物。

  去年7月,学校整体搬迁到龙泉驿复课,周秀华和他们一起经历心理阴影聚散的过程。高考报名时,周秀华让班主任了解学生意愿,得到的答复是“没有一人选择放弃”。那一刻,她开心地笑了。

  学生付舒会说,在龙泉驿的两个学期,心理志愿者经常来辅导,也不断有好心人前来慰问,“无论如何要努力一搏,总得给自己和他们有个交待”。

  漩口中学考生酒店备考

  同样是在成都龙泉驿区阳光体育城,漩口中学的高三学生住进了酒店备考。

  6月2日,在副校长诸育林带领下,在山西长治就读的127名汶川漩口中学高三学生乘火车回到成都。同一天,在北京就读的33名该校学生也在一名北京老师的陪同下抵达龙泉驿。据诸育林介绍,加上其他分散在全省各接收学校的学生,漩口中学今年共有200名考生将在龙泉驿考点参加7日举行的高考。

  酒店远离闹市和街道,鸟语花香,环境非常安静。记者来到酒店时,安静的走廊不时传出同学背书的声音。“两人一间,还有空调,复习起来很舒服。”高三(3)班学生王洁正在复习历史,同房的许晴在小隔间里看书,两个人互不干扰。

  王洁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没等记者询问,她就破口而出:“你们是怎么概括一个新闻事件的呢?”原来,在语文考试中,有一道提炼新闻材料的题目,她趁此机会向记者“取经”。

  刚到山西的王洁,像震后诸多学生一样,情绪异常低落。“最多上课15分钟,大家就会集体发呆,课堂经常成为老师的独角戏。”王洁说,后来老师带着他们去发泄情绪,“每个人像疯了一样,拼命地摔打篮球。”这个方法比较有效,同学的眼神里日复一日有了亮光。老师还有一招,就是允许大家在非常压抑时,在课堂站起来大声喊叫。

  在山西复课期间,远离家乡、家人,老师对同学们心理上的开导给她帮助很大。因为这段亲身经历,王洁对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她高考的目标,“我发现人的心理真的很复杂,如果学了心理学,就能帮助更多人走出阴影。”

  考前最重要的功课是放松心情

  陈兵是北京树人瑞贝学校的老师,在北京就读的33名漩口中学高三学生的班主任。他和这批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不舍得与他们分开,学校就委派他和学生一同抵达高中学业的最后一站。

  “我现在的角色是‘总管’。”陈兵说,从指导复习到心理疏导,从饮食起居到考试事项,他都一肩挑。在他看来,这两天最重要的任务是帮着学生放松心情。令他欣慰的是,学生回到四川后,精神颇为振奋,迎考状态良好,这让他想起孩子们到鸟巢看奥运时流露的神情。

  周秀华和诸育林告诉记者,为了让同学们发挥最好状态,学校已经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高考期间,阳光城锦宏教育园区的一幢教学楼将作为1082名汶川考生的考场。“有38个考室,还有2个预备考室,如果出现甲型H1N1流感等特殊紧急情况可以使用。”周秀华介绍,目前学校老师已经对同学们进行了健康指导,密切关注同学身体情况。

  对他们而言,填写志愿要稍微费点周折。据记者了解,考试结束后,学生们将返回家乡。由于汶川县正开展重建,学校没有专门的场地统一组织学生填写。高考结束时,学校将把志愿卡发放给每个考生,由学生回家后填写。学校均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成立填报志愿指导小组,保证同学们考后填报志愿有老师当“军师”。

  “别忘了,树人学校的老师,也是学生们填报志愿的智囊呢。”陈兵说,高考结束后,他将送学生分别回到映秀镇和汶川县城。他想告诉他们,这一次不是回到生活的原点,而是又走上新的起点。(完)

【编辑:张哉麟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