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距成甘肃新课改“门槛” 统一标准是否公平(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城乡差距成甘肃新课改“门槛” 统一标准是否公平(2)
2009年09月27日 11:29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统一的标准是否公平

  据悉,为借鉴外省新课程改革的各种经验,甘肃省教育厅确定了50所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样本学校,这50所学校校长目前已赴江苏、天津、深圳等省市挂职学习。在挂职学习期间,他们将参与对方学校与新课程实验相关的管理工作,全方位了解和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课程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及具体做法。

  样本学校承担着课程资源、学生评价体系等14个课题进行探索式研究,为全面实施提供实践经验和示范作用。但是,也有教师担心,样本学校都是集中在城区的重点高中,他们的教学方式未必适合众多普通高中的农村孩子。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相继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并同时进行与之相配套的高考制度改革。与以前的高考相比,新高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以往高考不同的是,在我国实施“新课改”的一些地区正在尝试把学业水平测试或综合性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

  随着部分地区高中课改的进行,也伴随着社会各界对课改过程的反思。

  在我国,一直以来都存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从资金的投入、师资的配备、教学设备的配置等各个方面来看,农村教育都不及城市教育。因此,有不少人担忧,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地位。

  许多农村孩子也表示,他们希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可是条件有限,如何提高成了他们的最大困惑。

  张忠民说,“城市孩子从小就学英语、学各种乐器、可以参加各种兴趣班,有更好的条件培养自己的特长,也有条件参加各种辅导班,农村孩子显然没办法比,农村孩子教育资源单一,不能像城市孩子那样请家教补习。”

  有网友提出,“新课改的前提应该是先彻底解决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把校舍、试验室、图书室等弄得更好一些,使大家能在比较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竞争。”

  新课改远比想象中复杂

  针对部分教师的疑虑,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要全面地认识高考与新课改的关系,不能再简单以高考评价新课改,高考不是唯一目的,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全面发展,这才是新课改的真正目的。

  甘肃会宁二中的一位教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对贫困农村的许多家庭而言,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供出一个大学生,是一家人脱贫的希望,虽然目前的高考制度有很多弊端,但是毕竟可以使一些学生通过刻苦努力走出农村,最终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处境。如果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将使许多农村孩子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将牵扯出更多民生问题。

  会宁县,每年不低于80%的高考升学率,目前,已经输送出5万多大学毕业生,当地许多家庭因此或告别农村或摆脱贫困。

  按照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农村中学的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并与农业科技推广等结合”。但是,甘肃会宁的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在城市就业和在农村谋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旦失去目前高考的“激励效应”,可能会有许多学生放弃高中,用他们的话说:“如果不是为了‘考’出去,农村孩子的学习动力在哪里?”

  张忠民认为,从改革的初衷来看,新课改、新高考有利于教育制度的完善,但是现实却是城乡教育资源差别太大,如果不考虑农村实际,也许会让农村孩子落得更远,他呼吁:“现在课改的方案确定都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专家来决定,为什么不能多听听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的意见,让一些农村教师、教育管理者代表参加到方案的制订中,参加到高考命题中?”本报记者 康 劲 实习生 宋志辉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