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学生网上抄袭作文 悬赏征写手令人反思(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一些小学生网上抄袭作文 悬赏征写手令人反思(2)
2009年11月06日 08: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写不出来,总是觉得没什么好写的。”这个平时语言表达很流利、跟同学们讲起笑话来“效果特别好”的女生说:“特别讨厌写作文,尤其不爱写说明文和散文。”

  在一次快被一篇命题游记“逼疯了”的情况下,她上网搜了有关那个景点的资料,并大段大段地抄了下来。当然,老师很容易就发现了这篇“游记”的破绽。

  “我还不算夸张的。我们有同学写《我的……》,要求写身边一个熟悉的人。他上网抄,抄到一半才发现,网上那篇文章的题目是《我的战友邱少云》。他讲给我们听,我们都笑话了他好久。”陈莲莲说。

  当然,孩子们都知道如何防范老师的“核查”。有的学生会改动作文中的一些关键字词,有的会大幅度打乱文章的叙事顺序,还有的会将几篇文章掐头去尾捏合成一篇。

  “Google写作”引起对作文教育积弊的反思

  “中小学生阶段,通常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是非观念,而且意志薄弱,很难管理自己。网络这么方便,孩子们通常又作业压身,想偷懒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老师们一定要明确教导学生,照搬网文是不对的,抄袭就是一种偷窃。一定要建立‘抄袭耻辱’ 的价值观。”《中学生》杂志作文版主编刘加民说。

  赵小婷认为,中小学阶段的孩子生活积累较少,提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这时语文老师们常常会鼓励学生多读范文,模仿自己喜欢文章的立意、结构、写作思路和手法。学生“引用过度”是常有的事,老师要注意教导孩子们对“引用”和“抄袭”加以区分。

  但老师们的反思并未止步在道德教育的层面。许多语文老师开始从自身查找原因,总结作文教育上的不足。

  刘加民说,中小学生抄袭作文,除了道德教育的缺失外,更深层来看,是作文教育长期以来的积弊所致:一是缺少命题技巧;二是作文理念不正确,三是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缺少命题技巧,是指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时,不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出让学生可以沉下心来观察体验自己的生活、又充分表达个人看法和主张的题目。”

  邢丽的观察与此不谋而合。她发现,学生抄袭多发生在一些“没有下笔之处”的题材上,而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东西可以写”的题目比较喜欢。

  “我后来也反思,像《人生如四季》这一类的散文,是不是真的适合初中学生来写?对于十多岁的孩子来说,没有经历的积累,没有对人生的观察,就意味着没有写作素材。写出来有的很苍白,有的无病呻吟,只能东拼西凑。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中学生作文吗?”

  现在,邢丽注意多布置一些让学生“能有很多落笔点”的、半命题的、开放式的作文,比如《我的……》、《现在我最爱的人》、《感谢你,……》之类。她发现,“这样可写的东西多,也能有真情实感”。

  刘加民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育偏离了“表达孩子的真性情”这一理念。

  “作文应该诚善美”,他说,假如孩子们认为写作就是胡说八道,糊弄阅卷老师,那么他的写作态度是错误的;假如作文内容消极颓废、假装深沉、极端偏执,则违背了作文作为“具有教育性的学习活动”的初衷;假如作文以刁钻古怪为荣,以新奇另类为美,那么会严重损害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孩子们抄袭作文,就是以玩耍和游戏的态度应付老师,这是‘不诚’。归根结底,是因为老师没有教导他,应该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美好人性。孩子们只知道作文是扯一通假大空的话,对于他们来说,把别人的经历当成自己的经历,把别人的感悟当成自己的感悟有何不可?”刘加民反问。

  刘加民说,孩子们之所以会“把别人的经历和感悟当成自己的”,在于我们的教育环境并未很好地鼓励学生们进行社会实践,“这又如何能让孩子们写出新鲜的、体验式的、个性突出的作文呢?” (记者 雷成)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