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部分中职截留国家助学金 新生上课1月就打工(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贵州部分中职截留国家助学金 新生上课1月就打工(3)
2009年11月09日 08: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感觉中职简直成了注水猪肉”

  2007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要确保完成800万人的招生任务;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要保证每人每年1500元的资助标准不降低,资助范围不缩小。

  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但在一些地方,中职教育的发展却与国家的初衷背道而驰。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专毕业现在贵州省某乡镇工作的程先生感慨地说:“我们那个时候读中专还是很不容易的,分数线比上重点高中还要高。而现在,感觉中职简直成了注水猪肉。有的学校为了招揽学生,什么招数都使出来了。据我所知,我们镇中学的老师每介绍一个学生去读中职,就可以有几百元提成。”

  无独有偶。今年夏天,记者接到了贵州东部某贫困县读者的投诉。据他介绍,该县城现有4所中学,其中一中是所谓的县重点中学,全高中部;二中大部分为高中部,少量初中部;三中为初中部和职中部;四中为初中。

  今年夏天,他的女儿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重点中学,想要读普通高中,却被告知凡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一律只能报考职业中学。三中的职中部有幼师、服装设计、舞蹈等专业,可能是因为就业不好,一直招收不到什么学生,平时有检查就经常找初三学生来充数。家长们不愿意孩子读职中,到教育局反映,教育局解释这么做是为学生着想,成绩不好读高中是浪费时间。

  经与这位家长联系得知,迫于家长们的压力,最后该校决定招收3个文科班,1个理科班,每班60人,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答应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可能是读中职的补助,但现在还未兑现),其余的就只能读中职。

  这位家长说:“我们也知道高中毕业读个普通大学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读职业学校本身是为了掌握一门职业技术,将来好就业,但是我们县的职中,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设施都不具备一定水平,读完了还是不好就业。”

  记者看到的一篇署名为贵州省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秦天海的论文《科学发展中职教育必须解决师资贫乏问题》指出,国家对中职那么大的投入,难道我们就因为超额完成了上面下达的招生任务便沾沾自喜!国家的初衷应是在保证教学质量、培养真正合格中职毕业生的基础上去扩招,从而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国家惠民的政策及每年1500元的资助,保证新的从业者真正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而不是从形式上招更多的中职生花掉1500元、两三年下来仅仅领个中职毕业证而已!

  他举例介绍了贵州省某中职学校(以下称为A校),2005年招生约1100人、2006年招生约1500人、2007年招生约1800人。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越办越红火,学校及领导个人也多次受到省、市、区的表彰。

  A校从2002年到现在,在编在岗的教职工不过80多人,其中真正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的仅50多人。随着每年招生规模的扩大,校领导不得不在校外招聘大量教师,学校已聘的教师中大多是原来的技校毕业生,学校聘来填充到实习教师的行列;其余就是刚从附近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很少有从事过职业教育、真正掌握一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教师。多名外聘教师的学期成绩报表中出现了早已退学学生的学期及格成绩;教电子测量仪器的某外聘教师,根本不知道“检波”是咋回事;教电子电工实习的教师不知道“双控开关怎么安装”。

  秦先生说:这让人不禁要想,这些学生的明天咋样?也许他们毕业后能在某些企业待上一年半载甚或个把月后,就得返回家乡失业或“转业”在饮食店、服装店当几年服务员。难道这就是政府花巨资培养出来的中职毕业生,我们就靠这样的中职毕业生把“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记者 朱丽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