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不足争议不绝 自主招生能否撬动高考“磐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先天不足争议不绝 自主招生能否撬动高考“磐石”
2009年11月26日 10:43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传统的高考录取方式不断受人诟病时,自主招生开始了突破应试教育的“破冰之旅”。不过,从自主招生甫一出现,争议声就不绝于耳,人们期待自主招生能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为国选材的角度真正负起责任——

  -本报记者 于忠宁

  近日,随着获得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39所中学的校长推荐学生名单的相继出炉,坊间开始热议校长推荐有分数至上的偏向;而上海交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南大、清华大学五所高校在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中首次开展合作,被称为“五校联考”的自主招生也在11月开始报名。由2003年确定的22所试点院校到今年76所试点院校,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在短短6年间增加了3倍多,呈现如火如荼之势;据教育部有关资料显示,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6年间翻了6番。

  在传统的高考录取方式不断受人诟病时,自主招生开始了突破应试教育的“破冰之旅”。不过,由于“先天不足”,从自主招生甫一出现,争议声就不绝于耳。自主招生能否推动高考制度改革,成为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摆脱基础教育应试倾向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人们在争议中期待它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新希望。

  机会不公,农村孩子难入门槛

  自主招生采取多元化选拔形式来弥补现行高考制度的不足,而对于全国考生而言,这一过程中他们期盼的是机会公平。

  在我国现有国情下,自主招生是否能推广,又是否能够在推广中发展和完善,令人心忧。受地域及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并不多,多数学生还只有挤独木桥这一条路可走。近几年来,教育城乡差距由隐性逐渐变为显性,重点高校农村学生越来越少,统计数字表明,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源比例为50%,重点高校仅为30%,这其中自主招生中的“城市视角”也进一步拉大了这一差距。

  在东西部差异巨大、农村与城乡差异巨大的背景下,自主招生的应试成本成为农村孩子、贫困家庭的考生,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面临的一道鸿沟,对他们而言迈进著名高校的门槛更显艰难。

  专家建议,高校在自主招生时,同等考分下,是否可以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适当倾斜;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是否可以免于面试,或仿效发达国家,采用电话面试、校友面试等方式,减少这些考生的应试成本。

  “进一步体现公平性,需要高校自主招生设立多元化标准,体现对农村、边远地区学生的关怀和照顾。”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

  此外,随着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越来越多,以及自主招生比例的扩大,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未来通过高考方式进入名校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自主招生已经成为一流大学的揽才首选。如11月16日上海交大公布的2010年招生计划,在上海招生的计划一半以上“分”给了自主招生,通过自主招生等环节录取的考生为800人左右;通过正常高考途径(“裸考”)进入交大的只有600人,其中还包括提前批和艺术类的100余人。

  正如北大校长周其凤所言,状元素质不一定高过农村娃,“自主招生能招收素质比较高的学生,但如果做不好也可能走偏,可能让农村的孩子更没有机会进入好的大学”。

  制度规范才能念好经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引起社会上的巨大争议,这一事件导致高考招生改革升温,也由此引来民间一片质疑自主招生的声音。

  其实,民间的质疑有利于推动自主招生更好地实行。作为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自主招生犹如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对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用不好则会失去社会的信任,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自主招生只有走得好、走得顺、走得公正,质疑才会最终烟消云散。

  2008年11月,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5%的人数上限,而北大、清华、武大、上交大等在早些年就已经突破了5%的上限,达到10%左右。这个规定对高校来说则可以拥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招到更多“个性相符”的学生。自主招生在理论上为高校提供优质生源保证,一定程度上防止偏才、怪才因高考发挥失常而名落孙山。不过,这一探索之举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仅靠高校自律远远不够,如果缺乏制约和消除危机和阴暗面的先进制度和保障机制,就有可能产生“权力寻租”“权力滥用”等行为。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