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复原诸葛亮"木牛流马" 感觉与诸葛亮心灵相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师复原诸葛亮"木牛流马" 感觉与诸葛亮心灵相通
2010年01月15日 13:54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曹励华复原的“木牛流马”

  郭可谦老师说,曹励华的作品不敢说完全复原,但无论是从主要构架还是形质等方面都传递了古文献记载的“木牛流马”制作方法的精髓。有业内人士认为,曹励华的作品基本上可以为“木牛流马”的复原工作画上句号。

  “感觉与诸葛亮心灵相通”

  “1700多年来,中国有太多的人想还原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都没有成功。现在我却较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也不太相信。 ”在向记者展示时,曹励华很激动,双眼满含泪水,说到动情处,几度落泪。

  曹励华现在是上海东方绿舟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一名老师,今年58岁,其个人经历颇为传奇,复兴中学毕业,在上海师大修体育专业,工作期间自学物理,后改为教授初中物理,原中学被撤后,他于2001年至东方绿舟任教。已从事一辈子教育的曹励华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很感兴趣,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搞研究。曹励华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材问题,而在创造性方面,他觉得诸葛亮就是最好的教材,于是便就“当初诸葛亮究竟做出了什么”展开研究。

  根据文献,诸葛亮最具有实物性质的智慧结晶就是“木牛流马”,但现在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实物印证。 “越探索发现奥妙越深。单就这481个字的古文,我研究了6年。”曹励华说,他边研究边动手制作,但总是问题连连,不够协调,只好重新研究古文,细化到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木牛流马”制作之法的精髓逐渐被他领会,“武侠小说里说,打通任督二脉后,就会成为顶级高手。 ”曹励华说,有时候他研究透一个字时,也有类似的感觉。

  2008年10月1日前,曹励华终于完成制作了第一个木牛。“当时我感觉穿越了时空,与诸葛亮心灵相通,能与古人对话了。 ”年过半百的曹励华说,他领会到了诸葛亮制作 “木牛流马”的精髓。

  曹励华的作品在受到业内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外界一片赞誉。据了解,目前已有世博会场馆向其提起展览事宜,现各项工作还在协商中。

  据了解,相关单位看好其作品的原因是,一方面该作品可向外国人展示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与智慧,另一方面,可作为青少年活动教材,让他们认识中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创造力。

  解密木牛

  木牛体积外形有何依据?

  原文描述:“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后代也有简称“一岁粮”的解释。

  据史学专家研究当初士兵军粮发放标准,结合度量衡换算得出结论,此数折合现代约600斤即300公斤。再根据对汉中历史上农作物耕种的考察结论,采用稻米密度,推测出存放300公斤粮食的应有容积。容积推算完成后,根据一般牛躯体部分长宽高的比例函数关系,寻找一组适合产生上述容积的数据,作为体积长宽高的依据。

  五轮车依据是什么?

  原文描述了“脚”和“足”两种行动部件,一四配置,和数为五。另有“转者为牛足”之语,证明一足司转,四脚司行,数量与功能交待明确。

  由于诸葛亮在“做木牛之法”中充满了仿生的描绘,后人一般不愿意看见木牛有轮子的做法。本设计依据原著完成行动部件的仿生,采用具备步行功能的脚作为形象主体。同时依据对原文中“双者为牛脚”描述的破解确认:在已经描述了行动部件的数量以外,原文再提示“双”的特点,就只能理解为脚是具备“双功能”的,并据此配置了脚的双功能,即“轮行与步行双功能”。当木牛正在使用脚的轮行功能,同时以足轮在行进中承担配合时,就出现了“五轮车”的形象,这是木牛行进中多种可变形象之一。

  操纵系统布置有何依据?

  原文描述:“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轴。牛仰双辕”。

  “细者为牛鞅”提示了采用传统的牛缰绳功能。牛缰绳的功能在于转换牛的方向。“摄者为牛�轴”则进一步提示了所采用的仿生技术:通过牛�轴这个关键节点实施控制。缰绳在与牛�轴连接以后经过内部走向安排,最后系在负责执行转向的一足上,实现控制。

  “牛仰双辕”则以一个“仰”字(取“仰仗”意)概括控制前进与制动、改变前进方式的所有功能全部集中于“双辕”的设计成果。使用时双手握住,上下摆动以驱车前行。双操纵杆也是选择前进方式的“换挡器”:双杆下压至极限,是全轮式;双杆上下同摆,是牛奔式;左右交替摆动,是步行;迅速上提是制动等等。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