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小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人生何处起航?(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城市小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人生何处起航?(3)
2010年01月25日 11: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是学软件的,那是高科技!老家是个小城镇,回去干啥?”

  在北京著名的蚁族居住地唐家岭,章书阳为梦想已经在北京艰苦奋斗了3年。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看来,每一个年轻人都怀揣着梦想。大城市机会多,能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

  “起步阶段艰苦一些很正常,每一个年轻人起步的时候都要经历艰苦的磨练和打拼,每一个成功的人士梦想开始的地方同样也是奋斗的过程。对每个人来说,事业起步阶段艰苦的奋斗是人生的财富。”郗杰英说。

  但是,章书阳现在有些气馁,他很难想象自己到了30岁的时候,还在做小小的软件测试员。

  2006年7月,章书阳从东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怀揣一张只有1200元的银行卡来到了北京。至今他还记得自己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夜晚。

  到京时已是深夜,朋友的朋友到车站接人,把他们领到知春路的临时住处。那是一间地下室,屋里有一张床一张桌子。过道很窄,一个人走也要侧身。这个房间一晚40元。

  这样的条件、这样的价格让章书阳觉得真黑,为了省钱,他跟另一个朋友挤在一张双人床上。而那个晚上,他一宿都没睡着。

  朋友已经替他租好了房子,就在唐家岭。一大早,章书阳被领上城铁,往北坐了两站,在西二旗下车换乘公交,到目的地时,已是中午。

  “北京也有这样的地方?真是脏乱差!”章书阳很惊讶自己看到的场景,狭小的街道上,车辆来往裹起一团团的尘土。路边有的小店招牌已经挂了很久,来一阵风便摇摇欲坠。租房的小广告贴满了电线杆和目力所及的墙壁,抬起头,还是大大的“招租”广告牌。没走几步路,不知从哪儿飘来的一个白色塑料袋缠在了脚底。

  在小巷子里绕了五六分钟,来到他未来的住处时,章书阳一下就愣住了。房里只有一张硬板床,别的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一间房,280元一个月,他和一个同来北京的朋友合住。

  章书阳没有想过,自己会在这样一个看起来根本就不是北京的地方连续生活3年。他也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与他一样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这里落脚,成为学者所称的“蚁族“。他只知道,相对于北京市普通的居住区,这里房租便宜,生活开销小。

  章书阳毕业院校并不差,但在北京找工作一样不容易。

  章书阳每天7点多起床,简单吃些油条包子,跟朋友一块出门。9点左右到会场,走走看看投简历,买两个煎饼果子当午饭,下午再回唐家岭。回到屋里只想上床睡觉,一睁眼又是大同小异的新一天。

  刚到北京一个月,章书阳至少投了400份简历,全都石沉大海。

  章书阳一心想找软件研发方面的工作,但最终,一个做软件测试的公司挑中了他。工资2000元,比他期望的还多500元。他很高兴,很多高中同学,刚上班的时候工资只有1200元、1500元。

  当然也有让他失落的对比,大学里那些学采矿专业的同学,大四时每天在床上躺着,都有公司找他们签约。“他们还都特拽,不去。”

  3年的工作中,章书阳加过一次薪,每月多了1000元。

  在北京生活,章书阳不得不严格计划自己的收支。尽管最初落脚唐家岭让他觉得落魄,但3年之后他依然选择居住在这里,原因很简单:生活成本低。

  除了每月吃饭、抽烟、房租、水、电、上网费,加起来开支不到1500元。北京的夏天热,他花40元买了个电风扇,尽管吹出的都是热风。怕费电,他给电扇定了时,每晚只开1小时。

  楼里没法洗澡,外面的浴室要4块钱一次。章书阳平时就随便拿凉水冲冲。夏天每天都要洗澡,洗完了就躺在床上不动,可还是热得睡不着觉。

  靠着这些精打细算,章书阳工作3年攒下了6万元。他有个学土木工程的同学,过年的时候抱怨说,老板真抠,年终奖只发了1.5万元。章书阳不说话,心里埋怨朋友炫耀,自己的年终奖,最多的那次才5000元。

  “我存钱是为了买房。可6万元顶多买个北京的卫生间,里面摆一张床。”章书阳的父母表示给他出首付,可章书阳算了下,父母并没有那么多钱,他们不知道北京的房价有多高。而且就算凑上了首付,房贷每月要两三千元,自己供不起。

  在北京的生活质量并不高,远在东北的家人也经常劝他回家乡工作,但章书阳不以为然。

  “我是学软件的,那是高科技!家在小城镇,回去干啥?”章书阳觉得,如果选择在家乡就业,工作是会稳定,开销也小,但时间长了心气会变,学的东西也就忘了。

  对那些在大城市打拼,但生活暂时不如意的年轻人,郗杰英用“向下的青春,向上的梦想”来描述。他觉得,不要悲观地描述这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们生活条件也许不好,但有很大的梦想等待实现。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