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办学”引热议 学校教育运转严重错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育家办学”引热议 学校教育运转严重错位
2010年04月06日 16:54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前,在国务院召开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要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的提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更成为时下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方展画

  国家有关部门曾对我国学校教育的现状有一个基本的评估: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但问题的另一面是:素质教育在我国已“高调”多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矢志不渝地强力推动,然而其成效始终差强倡导者之意,一如坊间戏言:带着“镣铐”跳舞。原因何在?曾有一种舆论将其归结为家长育儿观失当、考试评价制度束缚甚或社会用人制度误导。不过,即便这些真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镣铐”,“舞”还是可以“跳”的,但为何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般怪象呢?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并非来自教育外部,而是来自传统教育体制本身以及适应了此种体制的教育者,尤其是校长。

  肇始于工业革命的传统教育体制奉“效率至上”为金科玉律,深深浸润着“批量生产”的企业管理理念,校长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管理”、“监督”,学校教育运转错位严重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在近代通过“西学东渐”的方式从国外移植过来的。西方的教育体制形成于工业革命初期,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形成了“班级授课”这种“批量”形式以提高教育的产出,二是强化了“学科知识”传授以适应机器生产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这一体制与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文化结合起来,便是近代以来逐渐演化而成的“中国式”的以“应试”为特征的教育体系。这种体制至少存在着下述两大“内源性”弊病:

  ——奉行学科知识本位的“上施下效”,忽视了学生主体成长的内在需要。《说文解字》对“教”有一个经典诠注:“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这种教学观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校教育。多年来,我们总是想当然地将教育的作用片面地理解为“打基础”,并且十分狭隘地将“基础”局限在教材中的学科知识“基础”。于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十分清晰地显示着一个“路线图”:首先是专家们倾心于寻找所谓的学科“知识点”及其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将这些“知识点”均等地分配至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个课时的教学计划;然后根据所谓的教学计划组织编写出相应的教材;学校学科教研组按照落实与巩固“知识点”这样一个要求组织备课、检查教学;教师根据既定的时间进度和教材内容设计传授“知识点”的形式与方法,布置相应的作业使所授“知识点”得于巩固;学校管理者则按照“知识点”的要求对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业进行考核与评价。在这里,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多少,都是预成的、被决定的。所有这一切使人十分自然地联想到建筑施工,教师是“施工员”,而校长则担当了“工程监理”角色。

  ——推进简单划一的“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源性诉求。在“学科知识本位”的规约下,在工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下,在效率至上的价值观左右下,学校教育逐渐背离了育人的初衷,渐次异化成“类工厂”:教育成为“知识加工流水线”,学校成为“知识加工场”,课堂成为“知识传输带”,学生成为“知识存储器”。以“批量生产”为特征的“班级授课制”强化了教学内容的统一、教学要求的统一、教学进度的统一、教学方法的统一,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教育“标准件生产”的属性;同时,强化了学校“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倾向,催生了“千校一面、万人一书、万教一法”的局面。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校长的主要职责似乎只是根据特定的并且是统一的“质量标准”,检查教师“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从而沦落为“质检员”的角色。

  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内源性弊病,目前在学校管理上普遍存在两种错误的认识导向,即:规范高于创新,结果大于过程。校长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建章立制及规范执行上,并且以结果尤其是学业成绩这一结果论成败,不仅严重地制约着校长个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而且事实上极大地局限了校长的思维空间,使校长的工作囿于“布置工作”和“检查工作”。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