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应共建专业保安队伍 出台校园安全管理法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警校应共建专业保安队伍 出台校园安全管理法规
2010年05月07日 13:40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校园安保人员将统一配备长警棍等防护器械。鲁力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据了解,广东全省的中小学有3.5万所,但中小学里配备保安的和市、县级教育部门设安全科的不足1/5,大部分学校没有安全监控设备,有为数不少的学校连必要的消防设备如消防栓都没有,更谈不上有维护校园安全的专项经费。

  特别是随着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推进,学校的后勤人员并没有纳入到财政统发工资之列。为此,学校的保安、内部校卫队,有的甚至后勤主任都必须由学校“聘请”而来。但学校并没有充裕的资金,于是不少学校就基本上不设专职的安保人员岗位。“在一些稍微偏远的地方,所谓的学校保安就是‘退休职工’,都是些老人,手无寸铁的,怎么可能依靠他们保卫孩子的生命安全呢?!”

  由于学校没有钱,后勤人员待遇也无法由财政统发,于是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把校园安保这一块“外包”给物业管理公司,由物业管理公司派出较为专业的保安为学校“把关”。

  如广州市华阳小学,除一直有由老师等组成的校卫队外,还有由教育局统一聘请的物业管理公司派驻保安队队长、保安人员在校执勤。“保安人员实行轮班制,每天很早就会来到学校,校门内外也都有保安巡逻,白天和晚上都有人值班。”该校江副校长说。

  相比公办学校统一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的做法,民办学校更多的是采取社会招聘的方式,独立聘请保安。

  【治理之路】

  治标:警校共建专业化保安队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有的学校通过聘请配备了2-5名保安,但这些保安由于缺乏专业的配备和知识,使得他们在很多家长眼里,充其量就是校门“看更”。

  有家长向记者直言,宁可自己多交点钱,让学校聘请专业保安,让孩子们的安全更有保障。但保安公司反馈回来的信息,却吐露出另一番苦衷:学校对保安需求增多了,但并不愿意支付更多费用。在他们看来,校园保安的招聘更多地演变成以社会效益为主,“根本谈不上利润”。如何给保安开展培训、开展什么样的培训、是一次性培训还是需要不断“回炉充电”,只能取决于各家保安公司“自由裁量权”。

  派出所副所长兼任法制副校长的警校共建措施已经实施了十多年,从现有的实践来看,主要达到两方面成效:一方面,学校向警方汇报治安情况,让警方更了解学校情况、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校的防范能力;另一方面,警方的一些最新措施也能及时转达给学校,对校方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双方不断沟通,把学校治安做好。

  开设“校园警务室”的做法,广州越秀区很早尝试,如今全市都在进一步推广。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社区警务室的资源,让一部分社区民警到校园警务室定期巡访,及时处理校园内出现的异常情况;通过法制教育,加强“群防群治”思想,让校园治安“社会化”,鼓励更多的群众一起协助警方监督、管理校园安全。

  在广州市越秀公安分局指挥中心黄警官看来,无论是法制副校长、校园警务室,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警校互动”。“警方的精力毕竟有限,就要与学校充分沟通,双方共享优势资源,把效能发挥到最大。”

  这样的观念是不少从事社区警务工作的警察共同持有的观念。他们认为,以警方的专业指导为主,加强对治安员、保安员的技能培训,加强其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辅助警方工作,比如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治安员或保安员可以帮忙拖延时间。

  治本:出台校园安全管理法规

  “给保安公司的保安培训,为他们的配备升级,甚至派出武警、特警、警车保卫每所校园都是对的,因为人的生命是第一位。”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刘江华话锋一转,“但正如网友所言,武警、特警今后不可能每天都守校门,要真正治本,还要各地采取长效措施,比如成立训练有素的校卫队、对师生进行安全演练教育等。”

  在教育系统内部,不少老师、专家则认为,除了要切实解决当下安保、思政队伍在机构、设备设施、人员编制、经费上不足的问题外,还应该由多个部门共同研究出台校园安全管理的法规,比如《学校法》。一是为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配备医疗工作人员驻校作为专职疾控人员,并与上级疾控部门建立联系制度。二是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防范突发事件,应配备公安人员作为驻校指导员。三是将一直以来是管理盲区的校园周边安全纳入社会治安重点管理范围。四是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基本教育,开设专业人员指导的校园安全教育课程。

  南方日报记者谢苗枫洪奕宜

  实习生叶舒婧王睿然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