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捧“高考状元”折射教育功利化 将加重择校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热捧“高考状元”折射教育功利化 将加重择校热

2010年06月27日 08:31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几天,伴随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发布,一些地方又开始热炒“高考状元”。尽管各地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规范高考成绩发布,一些地方特别强调不准炒作“高考状元”,但这样的一纸通知相比强大的逐利冲动,显然没有什么约束力。

  热炒“高考状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高校争夺、地方奖励和商家炒作。

  早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前,各个高校就已经做好抢夺“高考状元”大战的准备,各种优惠政策五花八门,比如广东某高校就开出了今年广东省招揽“高考状元”的最高价12万元,同时免缴四年学费。西安某高校则拿出上百万元专款,鼓励各地高考尖子生报考该校。还有地方的高校今年也分别提高了“高考状元”奖学金,纷纷向“高考状元”抛出诱人的橄榄枝。

  很多地方的“高考状元”们也可以从当地教育部门和他们的母校拿到奖励,毕竟,在很多人眼里,一个地方能培养出一个“高考状元”,就可能赢得更多的关注,提升一个地方、一个中学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而这对于凝聚人气和资本非常重要。

  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在商家的追捧和包装下,“高考状元”已经成为消费目标,做广告、代言产品,他们所具有的市场潜力正在被全力挖掘。据说,有的“高考状元”去店铺买糖,也被商家挂出“热烈祝贺我市高考状元在我店购买糖”的横幅广告来促销。

  3年前,重庆市曾试图将“禁止学校炒作“高考状元”写进《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最终因为争议较大,“管不了,也管不好”而取消;1年前,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下令禁止公布高考排名,却引出了一堆“疑似状元”;今年高考前夕,海南、广东、江西、江苏等省市的教育部门又先后发布规定,禁止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但效果并不乐观。

  每到高考季,热捧“高考状元”之风就禁而不止的根本原因,源于功利的巨大驱动器。热捧“高考状元”,既跟当前社会的浮躁症有关,又折射出教育功利化的趋向。

  一些高校不惜重金争抢“高考状元”,有的其实就是借“高考状元”拉抬学校名气的指数,人为地制造“名校”之轰动效应,有的就是借录取“高考状元”的人数来彰显一所大学的知名度。一些中学热炒“高考状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突显自己的办学成绩,进而提升学校的地位,网罗更多的优质资源,吸引优秀生源。在一些地方,哪个学校出了“高考状元”,几乎就成为择校的风向标,“择校费”立刻水涨船高,各方的青睐和资源倾斜纷至沓来,学校所在的地方教育部门、政府官员也因此贴了一层金,增加了政绩砝码。而商家呢,贴上“高考状元”的标签,开拓了市场,赢得了面子,挣了银子,何乐不为?

  热炒“高考状元”虽然更多的是一种功利行为,但由此带来的却是严重的不良反应。由于热炒“高考状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某种程度上势必加重一些地方牢固坚守应试教育的阵地,依然视考试、考分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指挥棒,不仅会误导素质教育改革,还会进一步加重教育的功利性,加重择校热。

  其实,要给“高考状元热”降温,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制定多少条“禁令”,发布多少个“通知”,也不在于媒体公不公布状元,而在于各地能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能不能均衡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如此,即使热炒“高考状元”,也不会成为家长们择校的风向标,最终炒热了择校,炒高了择校费,炒坏了教育公平,炒重了家庭的教育负担。成 露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