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考临近忙给孩子"补身""补脑" 引爆"考试经济"

2008年05月27日 08:46 来源:杭州日报 发表评论

  6月7日、8日,杭州将有5770名高考和高职考生迎接自己的人生大考,一个星期后,中考也将拉开帷幕。眼下,距离高考只剩下最后10天了,离中考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考生们正处于复习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家长们也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个时期对于家长和考生们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时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上一所好学校,许多家长不辞辛劳地忙着给孩子“补身补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市场上的保健品销售一片红火,书店里面的各种复习备考资料也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不惜重金给孩子“补身”

  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对于一个孩子及其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两场“大考”时间的临近,杭城一些商家早已瞄准了这个商机。记者在走访城区几家大药房和大型超市之后发现,商家们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各种打着抗疲劳、增强记忆力和提高免疫力等广告的保健品摆上了柜台最醒目位置,有的药房里面还特意设置了考试专柜“考试加油站”。

  在河东路一家药房,记者发现柜台上专门设置了一个“考试加油站”专柜,上面放着多种营养保健品,较贵的有200多元一盒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孩子的考试,家长们十分重视,很多家里有学生的市民都会给孩子买一些有针对性的营养保健品。”

  在庆春路一家超市,柜台上的保健品琳琅满目。前来买保健品的张先生的弟弟马上就要高考了,睡不着觉,咨询过医生之后,张先生决定给弟弟买一个疗程的保健品,当他走进超市的时候才发现,保健品如此之多,不知道买哪一种适合,最后他放弃了在超市里买保健品的想法。他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保健品太多了,不知道哪种比较好,他还是选择去大药房买。据了解,不仅市场上的保健品销售旺盛,牛奶等营养型饮料的销售量也一路上涨。

  不仅要“补身”,还要“补脑”

  每年5月以来,各种有关中高考的复习资料和辅导培训宣传扑面而来,对于一些家长和考生来说,比较关注如何提高成绩,于是,部分家长就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复习备考资料,有的甚至还给孩子请家教,辅导孩子备考,希望孩子在考试前的黄金时间里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在庆春路某购书中心三楼,记者看见有关中考、高考的复习资料应有尽有,买书的人也很多,大多数都是考生的家长。在中考复习资料柜台前面,叶女士正准备为女儿挑选一本英语复习资料。在旁边买书的裘先生告诉记者,他不但给孩子买了很多复习资料,还花1500元在浙江大学聘请了硕士研究生给孩子做考前辅导,希望孩子能考出更好的成绩。

  据该购书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眼下正是两场“大考”来临的时候,书店从4月份以来,各种考试资料销售量要比平时多近一倍。在解放路新华书店和凤起路外文书店,记者见到了同样的场景。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家长都纷纷表示,花点钱没有关系,他们认为,如果考生有时间能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复习资料,孩子们就能“熟能生巧”。

  “补身”和“补脑”

  都要谨慎

  也有家长认为,虽然这些“补身”和“补脑”的方式不见得有效,但别人的孩子都在吃、都在学习,自己的孩子自然也不能落下。针对这种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家长和考生不应盲目地滥用滋补品,也不能乱用复习备考资料,不管是“补身”还是“补脑”,都需要谨慎对待。

  有关人士建议,考前考生一方面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饮食起居,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的突发,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品,有助于增强体力和记忆力。另一方面,要注意用脑卫生,不要乱用复习资料,不搞疲劳战术,不开夜车,不再演算那些偏、难、怪题,以免搞得筋疲力尽,做一些查漏补缺的复习就足够了,注意劳逸结合,适当放松身心,才能在考场上有良好的发挥。(见习记者 吴静)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