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读书?畅销书未必适合孩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读书?畅销书未必适合孩子
2009年04月24日 15:32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如何引导孩子读书,让孩子读怎样的书,是每个家长关心的话题。

  当前,各种儿童读物琳琅满目,“启蒙良师”、“开发智力”等宣传标语也十分吸引眼球,可是家长也更加难以取舍。4月19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促进儿童阅读行动大使”张之路带着他的新书《小猪大侠莫跑跑》,作客广州购书中心“我爱我读·成长论坛”,与现场家长和同学一起就“如何教孩子阅读和写作” 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畅销的未必合适

  喜欢的未必有益

  儿童读物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家长在为孩子的阅读“把关”时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平时大多是老师推荐,我们就马上按照书名给孩子买。”现场一位母亲说。大多数家长都表示,由于工作繁忙,自己对儿童文学作品的信息了解较少,一般都是带着孩子一起逛书店,直接买书店的主打书或者畅销书,或者干脆让孩子自己挑,喜欢什么就给他买什么。

  几乎所有家长在孩子的阅读支持上都是有求必应,很少心疼钱。但张之路提醒在座的家长和同学:“畅销书未必是合适的,喜欢的也不一定是有益的。”很多书店都会把销量最好的书列为畅销书,而读者也会认为只要是畅销书就是好书,其实不然。畅销书文学性不一定强,内容也不一定合适孩子读,给孩子读的书应该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张之路说,社会的发展催生出了一种用工业化制造出的动画片,这种作品在一开始设计时就把整个内容分成几个模块,然后由几十个编剧编成不同剧本,再由更多人将动画拍出来,这种作品也许孩子很喜欢看,但只需要看一两集就够了,因为它内容单一,而且孩子通过这类作品知识也得不到更新。

  写作三要素:

  语言、情节、基本功

  现场一位小同学提问说,平时自己看了很多课外书,可是一到写作文的时候还是不会,怎样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呢?

  张之路通过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解答了这个问题:一只兔子去商店问老板:“有萝卜吗?”老板说:“没有。”兔子第二天去商店问老板:“有萝卜吗?”老板说:“还是没有。”兔子第三天去商店问老板:“有萝卜吗?”老板很生气:“如果你再来问我就把你的耳朵剪掉!”兔子第四天去商店问老板:“有剪刀吗?”老板说:“没有。”然后兔子又问:“那有萝卜吗?”

  张老师说,这看似是一个小笑话,但仔细分析也有大道理。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当中的“老板剪耳朵”这一情节转折删除,那就变成了“兔子第一天买萝卜没买到,第二天没买到,第三天没买到……”这样一个无聊的牢骚话。如果我们把故事中一问一答的表达方式改一下,则很可能故事意思没变,但趣味却大大减少。

  张老师说,写作时情节和语言固然重要,平时的基本功也不可少,也就是阅读积累。情节设计上要有悬念,词语运用上多些生动,再加上在平时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自然会写得一手好作文。

  孩子应有“三想”

  理想、思想、幻想

  张之路最后说,希望现在的孩子人人都能有“三想”———理想、思想和幻想。

  张老师说,有理想的孩子才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反之则整天无所事事;有思想的孩子才会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反之则连自己在干什么都搞不清;有幻想的孩子是纯真的,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幻想,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都是珍贵的。

  张老师说,在阅读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双引导的手是不是正确。家长在指导之前自己首先要了解,才能去糟粕取精华,帮助孩子挑选到合适的书。  本报记者 邓琼 实习生 赵蕾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