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限讲”引发教师争议:是枷锁还是指路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定时限讲”引发教师争议:是枷锁还是指路灯?
2009年03月31日 15:1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学校对教师每节课讲授的时间进行了硬性限定,如一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允许超过10分钟等,并把这种做法作为一种先进经验来推广。“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种“定时限讲”的做法,是否有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之嫌?这种做法,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先进经验还是特定条件下的无奈之举?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好地改进教学管理,本期特邀请几位专家和校长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以期给广大中小学校长以启发,同时希望广大读者能够积极参与到这次讨论中来。

  “定时限讲”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朱唤民

  一天,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应邀到深圳市宝安中学上课。魏老师教的是高一文言文,上课伊始,魏老师便有一段出人预料的开场白:“我教书,其实教得很少,只是教学生高高兴兴地学,当学生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学习时,自主性和自信心无形中就提高了。”这堂文言文教学课,魏老师既不解释字词,也不逐句讲解,只是在品味文章前,强调了两个特殊句式的用法。整堂课下来,除了几处关键的点拨,魏老师很少讲解,始终在领着学生自学。其实,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讲、精讲,是魏书生的一贯主张。早在辽宁盘锦实验中学当校长时,他就要求教师们每节课讲授不超过20分钟。担任局长后,他又把这一要求推广到全市。最近几年,他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每节课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

  魏书生所提出的讲课时间的硬性规定,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面对课堂教学教师讲授过多的痼疾,在充分思考、论证、实验的基础上所寻求的突破性举措。这一硬性规定,从一校到全市,范围由小到大,从20分钟到15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也逐步压缩,而且魏老师亲自上课示范,这必然有深层的原因。

  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多年了,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头脑风暴也曾使我们一线的教师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转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成了一线教师的共识。但是,“风暴”过后,教学又回归了原路。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在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并且加大了随堂听课、督查的力度,但是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学得被动的问题一直不能解决,不少教学管理者对此也伤透脑筋。

  究其原因,一是班级授课制、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二是教师难以摆脱长期形成的工作方式,他们已经习惯于讲授,备课就是准备讲授材料,上课就是将备课材料讲给学生听,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三是教师心态上的保守,绝大部分教师总是认为改变教学方式是要冒风险的,因为改革,考试成绩下降了,怎么向校长、家长交代?老教师固然保守,新教师也是在一种应试的氛围中成长的,同样缺少改革创新的勇气;四是不少教师偏执的心态支撑着教学行为,总认为不多讲学生就不懂,不仅要讲,还要讲深讲细,经常讲反复讲,只有讲了才放心,讲了还不会那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了。于是,常态的课堂上弥漫的是一股挥之不去的浓厚的讲授之风。

  面对如此的课堂教学现状,只有重锤敲闷鼓、快刀斩乱麻,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课堂教学效果低迷、改革徘徊不前的状况。转变理念的“风暴”,已经多轮劲吹,难以给一线的教学形成刺激,更谈不上医治课堂教学讲风过盛的顽疾。面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胶着状态,以硬性规定教师讲授时间来强行规范教师课堂行为,不失是一种有效的举措。这种硬性规定教师讲授时间,看起来确实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而且带有较浓厚的行政强权。但是,非常时期的非常策略,可能会使低迷的课堂教学迎来柳暗花明的盛景。被誉为“课堂教学革命性变化”的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师讲授时间被强行控制在10分钟以内。崔其升校长的这种时间分配的硬性规定,是建立在崔校长随堂听课几千节、学生座谈会上百次的基础上才提出的,虽然似乎不近人情、不合规律,但是正是这种先改变行为、后改变理念的改革思路,才催生了这一全国课改的典型。

  硬性规定讲授时间,是一种强行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改革。这种改革,是传统改革思路遇阻后的突围、转换,是一种逆向改革的尝试。强制改变行为,可能会有许多教师不理解、不接纳,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种种非议,甚至会认为是瞎指挥、乱折腾。但是这种硬性规定,持之以恒、真心实意地执行了,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可喜的变化。更何况,改革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反叛,从改变行为开始,也是对传统的“从思想到行为”思维方式的变革。而这种变革,是“从思想到行为”传统思维方式连续碰壁后的选择,并且为许多改革先锋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再说,教师也会通过改变教学行为看到课堂的变化,逐步理解行为变化背后的原因,逐步接纳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转变由来已久的教学理念,完成从改变行为到改变理念的转变。

  从改变教师的讲授行为开始,课堂教学的现状将会随之变化。教师讲授少了,学生活动多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会逐步地恢复,失去的话语权、表达权开始回归,学生渐渐成了学习的主人。这不就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所在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

  硬性规定教师上课讲授时间意义重大

  -钟能文

  硬性规定教师上课时间,乍听起来显得有些匪夷所思。毕竟教师上课是一个动态的而且蕴藏着许多变数的因素,教师不可能对授课内容的预设落实得非常到位。这就决定了教师上课时讲授的时间不可能有个强行的限制。但是,为什么现在有些学校却明文规定教师讲授时间必须有个上限呢?比如,一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不能超过15分钟,等等。尽管这种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兑现,但当我们仔细审视这种规定出台的背景时,就会发现这种规定所传输的理念上的价值和意义:

  一是对传统课型的一种形制上的“颠覆”与“反叛”。传统课型的典型特征是教师对课堂的主宰与霸权。教师以知识拥有者的面目出现,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带有强烈的灌输色彩,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学生缺乏对学习的主动进取精神。学生的学更多是依赖于教师的安排与设置。就现有基础教育课堂生态来看,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还没有探寻到一种比较可靠的课堂教学“体式”的情况下,强行规定教师讲授时间,尽管还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但是在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形态的初级阶段,这种硬性规定无疑具有一定的先导意义,那就是教师必须切实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体和主导的辩证关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终极目标不外乎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只有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二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重新定位与确认。就教学的本质来说,教与学实际上是一种对等的互动关系,教师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者,“教学相长”所传达的就是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共生的“同行者”。对现有的课堂形态来看,教师往往以一种俯视的姿态来看待学生,从知识的讲解到作业的布置,几乎都由教师来主宰,而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学生的心理反应往往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硬性规定教师讲授时间,实际上就是在强调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学生以课堂应有的主动权。当师生处于对等的地位时,教师就会很自然地从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引导与促进者,教师“一言堂”的课堂生态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是能够极大地开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端口。硬性规定教师讲授时间,最直接的效果是给师生对话打开一个良好的通道。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认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就会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一旦学生获得了对知识习得的主动权之后,他的学习将蕴含着更多的创造性成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将变得更加可能。同时,当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增多时,不仅师与生之间,同时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探究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教师讲授时间的硬性规定,尽管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它所传导的对课程改革的信息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

  别再做“定时限讲”这样的蠢事了

  -孙双金

  最近,时常听说很多地方教育局长或校长带领教师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取经。他们取回一条很重要的“真经”是什么呢?就是规定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分钟,甚至有的校长坐在教室里手里拿着秒表听课,如果教师讲课时间超过10分钟,就认为这堂课是失败的。我听了觉得甚为可笑,这是我们教育界的笑话,也是我们教育界的悲哀。

  从正面看,这些领导取经心切,心可谓诚矣!限制教师讲课时间,那必然要多留时间给学生,首先在时间上就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不限制教师讲课时间,那教师在课堂上就会满堂灌,学生学习、练习、思考的时间都被教师挤占去了。这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往深处一想,就会觉得没有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主体地位的保证和体现,绝不是仅仅是由时间这一因素决定的。如果时间就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那就让学生在家里学习好了,那样一整天不都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吗?学习效率不是更高了吗?干吗还要让学生跑到学校来学习呢?看来,学生的学习是离不开教师的教的,只有教学互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的实质是什么呢?是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丰富的情怀和追求真善美的品质。怎么就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学生要喜爱学习,乐于学习;学生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学生要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例如,我教《走近李白》诗歌欣赏课,第一课时主题是“李白是仙”,第二课时主题是“李白是人”。为了让学生感受李白诗仙的风骨,我由杜甫《饮中八仙》赞美李白的四句诗“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引入新课。这堂课用故事导入,用故事结尾,内容丰富、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受到了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全国各地的教师们听了也是交口称赞。但如果说一堂课老师讲的时间超过10分钟就不是成功的课,那我这堂课定然是失败之课无疑了!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确实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值得广大校长、教师孜孜以求。教学、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怎么教才会更有效?我个人认为,这不是规定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讲几分钟这么简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课而异。有的内容偏难偏深,恐怕需要教师多讲一点;有的内容比较简单,根本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自学就能解决;有的内容需要教师旁征博引,有的内容只需教师点拨引导。一切皆需因人、因班而异,真可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经验是无法复制的,教学是没有僵化模式的,让我们不要再做硬行规定教师讲课时间这类的蠢事吧!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自主掌控讲授时间是教师的基本权利

  -李福新

  关于课堂时间的掌控问题,我有三点看法:

  首先,掌控课堂时间是教师的权利。

  《教师法》规定,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主要指教师可以依据其所在学校的培养目标组织课堂教学;按照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自主改革、实验和完善。显然,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自主掌控课堂时间是教师教育教学权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有的基本权利。

  其次,教师掌控课堂时间不能“一刀切”。

  在教育实践中,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生成而非预设的师生互动过程,必须允许教师依据教育原理和具体情境掌控课堂教学时间:

  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采用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形式掌控课堂教学。一般来说,低年级需要教师掌控的课堂时间相对较多,而高年级相对较少。

  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有些教学内容就可以交由学生自主学习而掌握,教师只需随机点拨、适时总结即可。如果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对学过的内容存有疑惑,就需要教师花一定时间引导或讲解,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越强,教师掌控课堂的时间应越短。

  三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水平。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生活区域的学生,积累的社会生活经验、占有的学习资源、自主获取信息渠道也存有一定的差别。同样一节课,北京的学生可以通过现场感知、课前预习、自主搜集和整理资料,上课时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如果在偏远山区上这堂课,教师课堂上占用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四是教学课型、目标、内容等因素也影响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掌控。新授课教师占用的时间一般要多于复习课,精读课多于略读课,理论课多于技能课,等等。

  再其次,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主导因素是教师能力。

  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主导因素不在于教师掌控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教师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丰富,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此为基础,则能对课堂教学灵活驾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且掌握知识牢固。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始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为把课堂还给学生铺路架桥,逐步实现从教到不教,从讲一节课到一节课几乎一句话也不讲的境界。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慢慢培养,在学生自学能力没有培养好的情况下,一味减少讲课时间,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课堂学习必定忙乱、无序,甚至无效。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几分钟,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水平的教师讲课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如果教师教学能力差,讲课时间无论长短,都是效率低下。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小学)

  “定时限讲”不适合小学

  -陆玉凤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小学阶段,教师上课时讲授时间不宜硬性规定,因为这违背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碍于小学生的更好发展。

  硬性规定教师讲授时间,违背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较为困难,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减少集中讲授时间,尽可能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段内,给学生授业解惑,提升其综合素质。因为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和中高学段的学生,在保持注意力集中方面有较大差异,所以不宜硬性规定讲授时间。

  硬性规定教师讲授时间,不利于教师妥善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意外”情况,从而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由于小学生具有意志力较差、自制力不强以及好奇心强烈、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等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喧闹导致原有的教学设计不能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积极运用教育智慧进行引导,根据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调控。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种情况,轻则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学生的好奇心,重则可能导致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而要处理好这种情况,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障的,如果硬性限定教师讲授时间,无疑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使其缺乏充裕的时间来应对这种情况。

  总之,在小学阶段硬性规定教师讲授时间的做法并不科学,此举可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就一般意义而言,倡导限制教师讲授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并无不妥,不过,就小学阶段来看,此举可能有失妥当。为了取得高效的教学和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弹性的讲授时间。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北区实验小学)

【编辑:吴歆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