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校漂族:毕业后"理直气壮"地流连在象牙塔里(图)
2007年10月23日 20:47 来源:津报网-每日新报

  转眼已是十月底了,在一些大学的自习室、食堂、宿舍里经常还会出现不少熟悉的身影。他们已经在校园里呆了四年,也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但或者为了考研,或者为了出国,或者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却租不起房子,总之,他们都有充足的理由继续留在学校里,成为“校漂族”的新成员。

  一个校漂族 六年“漂流”史

  小林已经快三十了,但依然是校漂一族,他经常拿自己打趣:“我恐怕是要在象牙塔里过一辈子了。”小林2001年大学毕业,本科专业不错,又修了双学位,本来很好找工作,但父母坚持让他读研,他也觉得学历高一点儿没坏处,就听了父母的,把本来找到的工作辞了,加入了考研大军。

  “其实要是大四那年认真复习,也能考上,但当时没当回事儿,结果耽误了一年。”不过,小林的考研路还算顺利。住在老乡兼学弟的宿舍里,租了老乡同学的一个铺,小林每天早出晚归,自习室、食堂、宿舍三点轮流转,就跟大学读书时一样,半年多过得那叫一个充实。2002年,小林考上了研究生,不用再过寄人篱下的日子,正式回到大学校园之中。

  “我没想到,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比三年前难找多了,去了好多家企业面试,但收入不比当年高多少,条件还很苛刻。”就这样,小林在校园里又晃荡了半年,依靠给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打零工养活自己,直到后来在河北省某企业找到一份产品营销工作。“大的专业方向是对口的,但我是做研究的,干不了营销,不到半年我就辞职了。”这时候,已经是2005年的秋天了,何去何从让小林很迷茫,万般无奈他选择了继续读书,考博士。

  “已经在学校里混了这么久了,好多学弟学妹或者出国或者工作,就我还一事无成,实在有点儿不好意思。”于是,这一次,小林没有选择回母校,而是去了同一城市的另一所大学附近租了间房子,虽然周围环境不同,但依然是早出晚归,依然是三点轮流转,小林觉得,“自己越来越适合读书,而且只适合读书。”他很想就这样呆下去,又很怕一直这样呆下去,父母一天天老了,读研究生时谈的女朋友也马上要毕业了,自己还这样“漂”着,能行吗?

  校漂族个个理直气壮

  “校漂族”不算是什么新现象,大约四五年前,就引起过不少媒体的关注。但媒体报道、专家分析、师生对话之后,“校漂族”依然我行我素,近几年更是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到底是什么让这些毕业生选择留在学校,难道象牙塔里的生活真的如此让人留恋吗?

  媒体曾经把“校漂族”分成四类,认为“校漂族”主要是求职不满意或遇到困难、回校再谋出路的“不就业派”;为避开就业高峰、增加就业砝码的“考研派”;少量是坐吃家庭财富的“潇洒派”;而因为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又不愿离校的“边缘派”则占极少数。从记者实地了解的情况看,这四大类“校漂”近年来并未出现太大变化,但因为就业不如意或就业后收入不足以在校外养家糊口造成的校漂情况更多,而多数“考研派”也是因为就业方面的原因才选择考研的。

  与头两年相比,如今的校漂族真的长期混在学生宿舍里的只占少数,大部分是在学校旁边租的房子。在万德庄大街附近的居民楼里有不少在校大学生租了房子,其中就不乏校漂族。刘明、李悯和张晓杰(均为化名)都是校漂族,李悯更是已经“漂”了四年之久,现在他们就和一个本科生租着一套两室一厅的单元房。房间里面除了上下铺的床以及和学校一样的放衣服的柜子外,几乎没有其他摆设。刘明和张晓杰的屋子里还摆着两台电脑,李悯则整天背着个笔记本“漂来漂去”。

  刘明毕业于外地一所专科院校,工作一年后,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工资收入,辞职来到天津,先是通过自考由专科升上本科,如今准备接着考研究生。张晓杰则是本地人,不过家离学校较远,2006年毕业前考研没考上,发狠心继续考,结果2007年公布成绩,他又一次名落孙山,这次差的不多,只有十几分。“已经这样了,我怎么也得再拼一次,明年有九成九的把握能考上。”张晓杰如是说。

  刘明和张晓杰的校漂点在天大,每天吃饭上自习都在一起,除了学习,没什么娱乐活动,生活过得挺苦,倒是属于“潇洒派”的李悯舒服多了。李悯的家其实离他租房的地方不太远,但他不愿意回家,也不想找工作,他的逻辑是“趁年轻就该长长见识,多走些路,开开眼界,我决定出国。”出国的旗号打了四年,李悯的成绩却不容乐观,开始两年托福没考好,后来勉强过关了,又找不到接收的学校。但李悯对此并不紧张,“再呆两年看看,实在不行就跟着我爸做生意。”

  源于大学时缺乏人生规划

  对于“校漂族”,各大学的态度基本相同,那就是“学生既然毕业,就应该离校,但不会采取强制手段,毕竟这都是自己的学生”。但有的在校生对于“校漂族”的存在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校漂族”占用了本来属于自己的有限资源。“去自习室,这些人比我们还积极,去晚了都没座位,这让我们怎么学?”而且,“校漂族”的出现无形中给学校的住宿、餐饮、保卫工作带来了压力。

  另一方面,长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活,对于“校漂族”也并非有利。从“校漂族”的生活状态来分析,他们的人际关系单一,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大范围的交际活动,容易孤立、焦虑甚至抑郁。从他们“漂”的本质上讲,是逃避社会现实,逃避应承受的社会责任的表现,不但不利于年轻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还会淡漠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控风险的能力。

  那么,有没有好办法让“校漂族”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呢?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认为:“其实‘校漂族’中的大多数,是当初求职时期望值太高了。让学生们有个正确的求职观,让他们找到一份工作,才是让‘校漂族’走出漂泊生活的根本办法。”心理咨询师韩宜中在某高校任教,结合自己接触的一些案例,他认为,大学期间没有好的规划是“校漂族”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许多大学生将考入大学视为人生的重要目标,达到心愿后没有进一步目标,四年的学习生活更像一个悠长的假期,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是没有考虑过。

  让“校漂族”直面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就一定要先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为自己做一个符合自身的职业定位,是他们摆脱“校漂”身份的第一步。当他们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知道了自己的竞争力在何处,就会有面对竞争与压力的自信和勇气,去迎接快节奏、高消耗、高强度的生活。对于“校漂族”而言,如果自己无法做出准确定位,应该求助学校辅导老师或者职业规划咨询专业机构。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现在开始,综合各方面因素给自己制定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个短期规划,每一步应该如何去走,该朝哪个方向走,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停滞不前漂在学校里面而漂不进社会。(文/缪鹏翀 摄影/姜宝成)

编辑:唐伟杰】
相关报道
·漂啊漂,毕竟是"无根"的 三大主因造就"校漂族"
·女毕业生的日记披露“校漂族”的无奈与艰难
·毕业难断奶 寄居象牙塔 大学"校漂族"逐年增加
·一日三餐到食堂解决 “校漂族”:围学校打转转
·“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 校漂族,未来怎么走
·行走在象牙塔与社会之间 校漂族痛并快乐着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食药监局:对问题胶囊涉案企业坚决从重从快处理
-网络疯传西瓜注射添加剂 打色素弥补瓜瓤发白(图)
-辽宁瓦房店市回应千名学生饮用假冒矿泉水四年
-教育部通报乱收费典型案件 中学乱收费致学生焚书
-中国现有2.3亿流动人口 异地看病报销成难题
-北大教授做网瘾课题遭质疑 学生称强行上报名单
-药监局推广电子监管码被指浪费人力 无法管质量
-毕业前“大学遗憾体”走红网络:没恋爱没减肥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不能写繁体字 试题被列入绝密
-大学生毕业季成本调查 高达万元毕业“伤不起”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