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家长不认可老教师看不惯 80后教师在质疑中成长

2008年10月21日 16:40 来源:今晚报 发表评论

  一提起“80后”,人们总是把他们与叛逆、个性化强等联系起来。目前“80后”正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的“接班人”和教学主力军。自己也是独生子女、长着“娃娃脸”,如何面对同样是独生子女的“90后”学生?他们在教学中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学生、家长和老教师怎样评价他们呢?

  与学生距离近 教学方法新颖

  “80后”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有很多共同兴趣和爱好,共同话题也很多,因此,很容易与学生拉近距离。比如,在一些节日组织学生活动和上网聊天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一些学生也反映,在年轻老师面前,他们没有压力,不觉得约束,心里很放松,能够平等、自由地交流,这种感觉很好!

  24岁的班主任李老师告诉笔者,开放式的教育理念,能让他和孩子们找到共同的话题。“有时候,他们会把心里的小秘密告诉我,比如对谁有好感,喜欢上了谁,崇拜某个明星等,当然这些我会给他们保守秘密,适当的时候还会给他们提些建议。”

  由于本身年轻,接受了很多新鲜事物,因此,“80后”教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平时,我会在课上插入一些课件,如漫画、动画片、流行歌曲等内容,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我希望让他们感受到学生时代的快乐。”年轻的音乐王老师自信地说。在一所中学,几位学生向笔者夸起了他们的老师。“我们喜欢上张老师的英语课,她不仅长得漂亮,打扮时尚,教学的方法也很独特。每次上课不是带我们演小品、话剧,就是让我们当导游向外国人介绍祖国,或当售货员向游客介绍商品,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我们在玩中学会了英语。”

  家长不认可 教学效果受怀疑

  “80后”教师有自己的优势,但在传统教学的标准衡量中仍然会受到质疑。谈到做教师的经历,仅有三年教龄的小刘老师至今还感到委屈:“第一次开家长会,我做了精心准备,甚至连面部表情和着装都不敢马虎。但当我正要走进教室时,却听到里面家长的对话,‘这个班主任看上去像个孩子,肯定没有教学经验’,‘是啊,这么年轻怎么可能带好班呢?’顿时,委屈、伤心、失望一起涌上心头,一个多月辛辛苦苦的努力,换来的是家长的不信任,我的眼泪禁不住地流出来。”

  家长罗先生的儿子特调皮,好不容易托关系花钱进了一所重点中学,得知班主任是一位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小姑娘,全家人急得不得了,几次找到校长,非要把孩子转到老教师带的班。像罗先生这样的家长很有代表性。虽然年轻教师受到学生喜爱,可家长却不认可。很多家长不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那些“80后”的年轻老师,抱怨他们没教学经验、带学生没耐心、没责任感。

  另外一位高二学生也有同感,她悄悄地告诉笔者,他们班的地理老师大学刚毕业,上课很活跃,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从各地资源矿产到风土人情以及风味小吃,侃侃而谈,但期末考试一下来,班里有十多个学生不及格,家长很不满意。

  老教师看不惯 认为降低教师威信

  一些老教师认为:“80后教师”教学热情高、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教学方式灵活、敢于打破陈规、亮出自己的特色,但在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上不及老教师。而且,“80后”教师虽然教学新方法多,但有点儿华而不实,基本功不扎实,对提高学生成绩没有明显效果。另外,有些“80后”教师比较浮躁,急于求成,耐挫能力差。一位老教师举例说,学校有位女老师班里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在办公室里大哭了一场。

  一些老教师还对年轻的“80后”教师管理学生的办法表示担忧。一位老教师说,他对现在的年轻老师和同学有说有笑,彼此不分大小,称兄道弟的做法很看不惯。有一次,他看到几个高中女学生在楼道里拦住他们的班主任开玩笑:“大张老师,你怎么还不结婚呀?”接着就一阵哄堂大笑。这位老教师认为,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也要适度,不然,需要权威时就不灵了。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过度放纵他们,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他们对教师的不尊重,失去了威信,管理班集体就会遇到不可预料的困难。

  声音

  尽快帮“80后”教师走出适应期

  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80后”教师,接受新事物快,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孩子有亲和力,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这些都是他们胜任教师工作的资本。这一批“80后”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中国几千年形成的等级权威、师道尊严、刻板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可能被打破,这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也会有好处。

  任何人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教师的成长也需要时间,家长应该宽容和理解他们。换位思考一下,想一想我们是怎样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就可以理解他们了。

  此外,教师的成长一般要经历适应阶段、调整阶段和创造阶段,适应阶段的教师会出现对教材不熟悉,对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准,课堂调控能力差、缺乏对学生的管理经验等。学校应关注新教师的成长,为他们配备一定数量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相互听课,共同备课,研究教法、师徒互助等形式,使他们尽快走出适应期。还可以通过培训、教师基本功竞赛等形式,鼓励青年教师钻研业务,掌握教学技能,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傅顺利)

编辑:朱博】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