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50名女生信息网上遭"曝晒" 拿什么保护个人隐私

2008年12月02日 10:09 来源:人民日报

  前不久,猫扑网发出一则名为“南昌大学50美女QQ大全”的帖子,将该校50位女生的QQ号、姓名、照片、手机号码、生日、甚至所学专业、班级、寝室号等真实资料全部公布,一时引来疯狂跟帖和转载,有的网站甚至还对50名女生进行所谓“星级评定”。遭遇“曝晒”的50位女生不堪其扰,除了赶紧换手机号码外无计可施。

  “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错误只有犯了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保护自己,成为学校思想品行教育的新课题。”长期担任学生辅导员的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丽娟老师说。

  【回放】

  “美女QQ大全”一夜成名

  据了解,首先发出“南昌大学50美女QQ大全”这一帖子的网站是猫扑网,随后被天涯社区等网站转载。11月17日,仅天涯社区的点击率就达到十几万。据发帖者自述,他发帖的初衷是想让大家认识一下南昌大学的美女们。

  可经过数天的转载后,就变味了。有的网友认为,发帖者用心险恶,不排除故意泄愤,泄露他人隐私的目的。也有网友认为,可能是这些美女为了找工作,故意炒作自己。因为大部分照片上面都有南昌大学的标识,由此有的网友甚至推断这是南昌大学炒作、推销学校品牌,为了吸引眼球,“‘推人不如推事件,推事件不如推品牌’,这些网络推手实际上都是可以从这些网络事件中获取金钱利益的。”

  “事情发生后,对这些同学的打击很大。在联系有关方面尽快删除有关帖子的同时,学校全力做好这些同学的安抚和教育工作。现在负面影响已经逐渐消退。”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刘德才说。

  据介绍,“美女QQ大全”来源于南昌大学校园网论坛上存在很长时间的“好友相册”。起初照片上面只标注有姓名、系别和年级,后来人气越来越旺,不断有知情者“拾遗补缺”,将这些同学的生日、QQ号、手机、宿舍等都放到论坛上去了。没料到被好事者加工制作后,全盘搬到公众网上,一夜之间“南昌大学50美女 QQ大全”成为许多网站的“热帖”。突如其来的大量骚扰电话和短信,让她们不胜其烦,寝食难安。

  【共识】

  个人网上信息应受保护

  “所谓‘好奇害死猫’。我相信发帖人的初衷只是想娱乐一下或者增加自己的网络人气,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东西经网络转载、放大之后会迅速变味,更没有想到未经当事人同意就公布个人真实隐私资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南昌大学法学院081班邓鑫豪同学说。

  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尽管现行法律体系中尚无专门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但目前法律界基本形成这样的共识:公民在网络中私人信息应受法律保护,享有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权利;未经许可在互联网上泄露包括事实、图像在内的个人敏感信息,应当在禁止之列。

  在“美女QQ大全”被“晒”前,“男生宿舍版《色戒》”也在南昌大学的校园内外闹得沸沸扬扬。而在其他高校,近年来有意无意泄露他人隐私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件也层出不穷。罗丽娟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强,好奇心驱使容易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甚至以此哗众取宠;二是学业压力不大、很多学生沉迷网络,一些学生的手机24小时都挂在QQ上面,有的甚至转载、“原创”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在自己的QQ空间上面,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点击量和转载量而追求所谓的“会员升级”和赚取更多的网络货币。“大学生美女”就是一个能刺激网民好奇心的“关键词”之一。

  “一些受到侵扰的女生其实也明白,发帖子的学生,并没有恶意。就像一些女生悔恨当初不该把自己的艺术照挂上网一样,我相信把50个女生的个人资料流出校园网外面去的人,也肯定后悔莫及。”罗丽娟说。

  【对策】

  引导公众正确使用互联网

  由于发帖人当时的想法比较单纯,传播过程中没有出现移花接木、下流低俗和人身攻击等情况。南昌大学与公安部门、相关网站交涉后,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很快被删除。虽然目前一些论坛上仍有所谓“南昌大学50美女QQ大全”的网页和链接,但基本上只是标注姓名、系别和生日的个人照片。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法规和常识都不允许不懂交通规则和没有取得驾驶执照的人开车上路。但在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联网世界里面,大部分大学生对这个虚拟世界的‘交通规则’一无所知,自以为能用鼠标就是‘冲浪高手’,肆意横冲直撞,怎么可能不出事故?”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副教授谢静说,“这不能全怪孩子,因为我们在社会教育和课程设置上,根本就没有要求他们‘先拿驾照再上路’。”

  大众传媒已经与大众生活须臾不可分,信息传播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因此,公众对传媒的认识,对传媒的态度,包括对传媒的选择与接触,对传媒传播内容的甄别与判断,对传媒的使用与运作,直接关乎人们生活的质量。特别是青少年,如何引导他们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的虚拟世界,如何合理使用网络媒体进而使之更好地为个人的健康成长服务,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教育课题。“泄露隐私、网上暴力、上网成瘾等问题的存在,需要亡羊补牢的,不仅是法制教育和道德规范,还有媒体素养教育。”谢静认为。

  据介绍,目前在北京、上海的部分高校已开设“传媒素养教育”课程。校方希望通过课堂教育,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积极享用大众传媒,引导他们正确研判传媒信息、提高正确运用互联网等传媒的能力。 记者 邓建胜

编辑:侯冬华】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