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门,早开晚开都为难 学校不鼓励提前到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校大门,早开晚开都为难 学校不鼓励提前到校
2009年02月11日 14:54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学期末,广州市中山路某小学,早到的孩子在紧闭的校门前跳绳等待   本报记者   何奔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早开吧,既不利学生身心健康,又不能保障老师休息;晚开吧,早来的孩子没地方可去,安全也是问题

  今天早上7时,广州市天秀中学门外等候着十几个早到的学生,因为校门未开,他们只能“守开门”。记者了解到,同样做法的中学并非独此一家,原因在于需要保障教职员工的休息时间以及学校担心出现安全事故。而不少小学也因上课时间推迟,出现相似情况。

  校门前今晨聚了几十学生

  今晨7时,记者来到位于广州火车东站附近的天秀中学,看到有十几个学生正在校门外等候;将近7时20分,校门前的学生已聚集了六七十人。此时已接近上班高峰,天秀中学四面环路,几乎被车流包围,学生们站在校门口的人行道上,聊着天消磨时间。

  一个初二学生告诉记者,他们7时20分开校门,7时45分早读,8时上课,但他6时多就到了:“我家住在白云区比较远的地方,顺利的话半个小时可以到学校,如果塞车恐怕要两个小时,所以每天都会提前出门。”同是初二的另一名学生说:“我家住在棠下,比较近,坐车也就半个小时,但我想早点回学校温习功课。 ”

  记者了解到,天秀中学还有一些家住海珠、黄埔等区的学生,限于校园场地,这些学生又不能寄宿,只能每天早上提前到校,在外等候。

  学生们告诉记者,学校之前试过7时就打开校门,很多同学会很早回来打篮球或进教室复习功课、打扫卫生,“后来学校规定7点20分进校门,但是有些‘好的 ’保安会放我们进去”。记者在现场也看到一个同学在央求学校保安放他进去,保安说:“不可以,学校说会浪费电!”学生们一直等到7时20分才被获准入门。

  双职工家庭都早送过孩子

  记者从其他中学也了解到,虽然每个学校上课时间统一,但到校时间却各有各规定,有的在上课前安排了早读,有的还要出早操,因此开门时间也不尽相同,不过多数开门时间比到校时间早20-25分钟左右。

  学生们说,家住的远近、住校生的多少、家庭作息习惯甚至家长的职业都会影响他们的到校时间。如何对待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不同做法也不同。一位中学校长说:“如果之前发生过安全事故,哪怕不是学校的责任,学校在此后的管理中也会趋于保守。”

  从2005年9月1日起,广州市小学、幼儿园上课时间由原来的8时推迟到8时30分。家长为了上班不迟到,一般不到8时就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不管学校开没开门,尤其是双职工家庭,都早送过孩子。

  记者今天在老城区看到,一间小学所在的巷子里很热闹,很多值周和鼓号队的孩子7时15分就赶到了学校,但也只有他们可以提早进校,其他早来的孩子都要在外面等候。一位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说:“如果按照上课时间送孩子,我上班就要迟到了,没办法只好早送,好在她有几个同学每天都会一起到,我嘱咐她们站在一起等开门,不要离开。”

  -校长表态

  学校不鼓励学生提前到校

  学校很鼓励学生正常上学

  “学校是不鼓励学生早到的,如果有时间还是在家里读一下书,那不也很好吗?”天秀中学校长吴成杰对记者说,“我们学校的上课时间是按照省教育厅文件落实的,没有提前也没有推迟。”

  吴成杰说,提前开门让学生进校,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不利;同时从安全角度来看,如果学生在提前进入学校后出了什么事,学校要负不必要的责任。

  据媒体报道,2005年,天秀中学曾有一名初三男生在体育课上因剧烈运动导致心脏病突发猝死,直至今年,网上依然可以看到对此事的议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校长对此表示:“发生这样的事,比升学率下降更让校长焦心害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社会、学校、家长各有各的责任,各自都要负好自己的责任,不要因为个人的原因而把责任推给学校。家长应当想方设法地调整或解决自己的交通等问题,让孩子正常地上学、放学。”吴成杰说。

  有学生及家长建议学校早晨提供一个空课室,配一名值班老师,让提前到校的学生有个地方歇息、学习,吴成杰说:“学校为了规范办学,已经取消了老师的加班费。如果再拨出一间课室一个老师,经费都没地方出。”吴成杰还否认了提前开门浪费电的说法:“我们的课室都装有空调,但并没有收取学生的空调费,根本不是电的问题。”

  吴成杰告诉记者:“据我了解,全校只是十来个学生家长因为工作时间、住的地方较远等原因,提出要早开校门,学校有学生1000多人,多数人都认为开门时间没问题,这个比例不高。”王 倩、区馨尹、黄慧敏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