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同为艺考差别大 传统戏曲人才培养在艰难中探索

2008年04月01日 14:36 来源:中国商报 发表评论

  戏曲招生:都是艺考 差别真大!

  今年春天,又有很多年轻人怀着艺术的梦想,走上艺术考试这条 独木桥……走在大街上,记者看到的是一批批背着琴包、穿着舞蹈服的 孩子们,神采奕奕,跃跃欲试,加入到一年一度的艺考大军中。与被孩 子及家长们热情拥戴的音乐、舞蹈等艺术考试现场的火爆场面相比,京剧、昆曲、河北梆子、评剧等传统戏剧门类的招生现场却门可罗雀。同 样是艺术行当,传统戏曲艺术遭遇的冷落和尴尬令业内人士痛心疾首。 近日,记者就目前戏曲艺术人才的缺失问题采访了戏曲界有关专家。

  艺术院校也要适应市场,满足社会需求。与此同时,传承民族民间 文化在文化发展中也占有很大份额。如何两全?培育市场、唤起社会关 注是重中之重,为专业院团输送人才,改变青黄不接的现状是最基本的 责任。还有人认为,戏剧演员不同于歌舞演员的是成材率很低,艺校长 时间没有培养出好的人才,学生就无法就业,没有就业率学生自然就不 会报名,这也是不争的现实。

  与年复一年电影学科类学院考试时人头攒动的景象相比,戏曲院校 的招生有些凄凉,许多有成绩的戏曲演员也转向了影视歌唱等大众流行 文化。数年前,某戏曲院校院长打击报复学生叫保安,某戏曲院校老师 强奸女学生,某戏曲院校女学生打扮妖娆在孔庙亵渎孔子网上炒作,还 有戏曲院校招生的“圈子”现象,戏曲院校对普通老百姓孩子的“肥水 不留外人田”现象……这些丑陋的行为,败坏了戏曲院校在社会上整体 的美誉度,也影响了年轻一代对其的信赖与信任。

  都是艺考,差别真大

  戏曲是综合艺术,讲究“唱念做打舞,手眼身发步”。戏曲专业, 特别是戏曲表演专业的成材率非常低;戏曲专业成才难,收入低,是影 响考生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

  近日在中国戏曲学院一号教学楼前,查看京昆表演三试名单的同学 不多。记者了解到,今年戏曲招生遭遇小年。

  记者看到,在校内的黑板上各系均贴出了相关的通知,包括复试和 交费的信息,有的学生家长在忙着记录,有人甚至干脆用数码相机拍下。 在考生中,不少人随身携带大刀、靠旗等道具,显得很有趣。但是记者 注意到,现场人数相对较少,与其他院校艺考火爆场面形成对比。

  记者从学校教务处了解到,往年的人数就不多,而今年由于全国艺 术中专院校的京昆表演学生较少,地方院校的中专毕业生较少,属于京 昆表演的“小年”。报名人数只有130人左右,而京昆表演专业只招收 46人,其中昆曲小生只招1人。

  戏曲生源地主要在农村,而考生家庭经济条件成为影响生源的主要 原因。由于从事戏曲表演比较艰难和清苦,家境富裕的孩子不愿进戏班, 学戏的孩子多为农家子弟,而这些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多数较差。某戏曲 专业大专阶段学费一年4600元,虽不比其他专业高,但是6年2.6万元学 费加上近3万元的食宿费用,把众多家境并不富裕的孩子挡在了门外。

  戏曲专业成才难,收入低,是影响考生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戏曲 专业,特别是戏曲表演专业的成材率非常低。戏曲是综合艺术,讲究“ 唱念做打舞,手眼身发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不仅需要自 身的努力,先天条件也十分重要。拔尖的往往只是极少数,其他人只能 进入剧团跑龙套、演配角,或改行另谋出路。同时,戏曲演员工资较低。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学戏曲表演可能是项“血本无归”的投资,戏曲 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去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在招收越剧专业学 生时,分别开出了“学生只要通过考试,学习期间学费可以免除;学习 期间,可以享受一年2000元至6000元奖学金;奖学金之外,还有每人每 学年2000元学费补贴;毕业后有定向的单位可以就业……”等优厚条件, 但招生情况并不理想。

  2月下旬,记者来到中国戏曲学院时,尽管已是京昆表演专业的三 试名单放榜时间,但前来看榜的也只有几十人。看榜的人表情平静,只 有考生间挥动的V字形手势显示,有不少人过关了。在接下来的几天考 试中,前来采访的媒体很少。谈到其他艺考专业的火爆时,一些老师半 开玩笑地抱怨:“都是艺考,差别真大。”

  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艺考招生现场,前来报考的学生人头攒动, 可谓热闹非凡。但是相对于戏剧系来说每次招考的现场要冷清得多。当 问及考生们为什么对戏曲不感兴趣时,一位前来报考芭蕾舞的考生说: “学戏曲太受苦,而且太过时了,现在有谁还看戏呢?”考生家长王女 士称,戏曲没有市场,戏曲行业不景气,为了孩子今后的就业,市场前 景相对较好的现代艺术成为她们的首选。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老师、第十三届梅花奖得主、河北梆子演 员彭蕙蘅告诉记者,现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虽然设有河北梆子、 京剧和戏曲伴奏等四个专业,虽有200多名学生,但是相对于动辄每年 上千名报考者的舞蹈、音乐和美术专业来说,学生生源还是极度匮乏。 “如果按戏曲所需的专项演员来计算,目前每个小专业也就只有五六个 后继人才。”

  被誉为“新派第一传人”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也提出同样 的问题,“戏曲没有人才,怎么振兴?”河北是评剧的发源地,但如今 后备人才却不如其他省份充足,“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竟然没有设评剧科, 由此可见,河北在评剧人才培养方面太欠缺,面对后继乏人的现实问题, 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应该重视起来!”

  在参加艺考的浩浩大军中,一方面是人们对西洋艺术的盲目追捧, 另一方面却是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漠视。彭蕙衡老师告诉记者:“现在戏 曲招生情况很是惨淡,生源很少,质量差。我们只能亲自去基层招考, 有时招考人家还得做工作。以前我们考戏校是百里挑一,可是现在报考 的学生戏曲修养并不高,也没有什么基础,看着差不多就招进来,只有 录取之后再进行严格的培训了。”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主任张凤存认为:“戏曲专业教学成本高, 据统计,每名学生一年成本高达4万元左右。目前,国家已不再对戏曲 专业学生提供补贴,每年4600元的学费只能是培养成本的一小部分。要 解决学生学费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对河北梆子艺 术人才的稳定和培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特别是给予专项培 养经费和其他优惠政策,留住优秀生源并吸引更多青少年从事戏曲艺术 事业。”

  戏剧类学生“饭碗”难找

  国家近年投入了大量财力扶持传统艺术,但一时难改没有市场就没 有收入,没有收入就吸引不了人才,没有人才就出不了精品,没有精品 就更加没有市场的局面。

  著名沪剧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建议,应当通过财政退税政 策吸引从事民族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的优秀人才。

  茅善玉说,由于收入不高,许多有天赋的青少年的家长也因此望而 却步,不愿让子女从事戏曲工作。这些年来,戏曲院团、戏曲学校都遇 到了招生难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这一行业不但淘汰率高,而且收入过 低。

  一门七代从事京剧艺术的谭派后人谭孝增,自曝收入情况让人苦笑 又让人心酸:“我父亲谭元寿现在月工资3000多元人民币,我2000多元, 我儿子谭正岩800元。”国家近年投入了大量财力扶持传统艺术,但一 时难改没有市场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吸引不了人才,没有人才就出 不了精品,没有精品就更加没有市场的局面。这一恶性循环让很多地方 剧种没有喘息之力。

  河北梆子演员彭蕙蘅也表示,戏曲人才选择面小,生源不足,河北 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目前只能实行三年一招的招生制度。由于大众心理 和舆论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西洋艺术过度追捧,造 成了传统艺术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中国戏曲学院京昆表演系主任周龙告诉记者,与其他专业相比,京昆表演的考生人数较少。

  据校方介绍,今年报考京昆表演专业的共有130余人,而招生计划 是46人。与各校一些热门专业的报考情况相比,京昆表演专业的竞争显 然算不上激烈。

  “近两年没有招戏剧、戏曲类的学生是有原因的,不是今后都不招, 而是采取订单式的方法定向招生。”甘肃省艺术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刘天安告诉记者,所谓订单式的招生方式就是定向培养,根据具体情况 而定,如果用人单位需要培养这样的人才,艺校会招生进行专项培养。 同时,他也谈到由于戏曲生的局限性,培养出来难以找出路的现状,“ 目前省内戏曲院团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用人不多,再加上外省戏曲院 团用我省的戏剧演员就更少了,这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艺校也要适应 市场,适应社会的需求。”

  刘天安还欣喜地对记者说:“目前我们学校舞蹈和声器乐的学生非 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从与省电影学校合并 后,省艺校开设影视表演专业已正常运行3年时间了。这一点也充分证 明了艺校适应市场的新观念。反之,在当前戏剧走下坡路的状况已经成 为不争的事实,戏剧、戏曲类学生不好找“饭碗”的状况也一一显露。 但民族传统文化不能丢,仍然需要有人继承,总要有人发扬光大,戏曲 教育也是应引起社会关注的。

  传统戏曲人才培养在艰难中探索

  对于京昆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中国戏曲学院京昆表演系主任 周龙认为,每年都有不少京剧院、京剧团来学校招聘,只要学生的专业 知识扎实,找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不难。

  记者见到考生陆艺君时,她刚和母亲在学校的食堂吃过饭。由于食 堂里人少安静,她索性看起了地理书。“去年我已经来考过一次了,就 是文化课差几分。”小陆告诉记者,她很喜欢中国戏曲学院的氛围,因 为这里有很多和她一样的考生,大家在一起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母亲 表示,家人都不希望女儿入戏曲行。“这行已经没落了,她将来学得再 好,能怎么样呢?”

  “如果不解决戏曲艺术投入少、招生难、质量差的情况,将会出现 无人学戏、无人教戏、无人演戏的尴尬局面。”河北梆子演员彭蕙蘅说, 要建立扶持戏曲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戏曲繁荣发展。而近年来, 河北的戏曲出现了整体滑坡趋势。不但剧团和从业人员急剧减少,戏曲 教育的生源也在不断减少,招生越来越难,甚至无法组织排练一场完整 的剧目。

  目前戏曲教育存在着怎样的困难呢?中国戏曲学院博士生导师傅谨 认为:现在的戏曲教育,无论从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如何招到高 质量的学生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戏曲教育并不像其他的院校那样对 学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报名学习戏曲的人相对少一些,除了少数几个 戏曲特别繁荣的省份以外,这几年大部分省份的职业戏曲高等学校都存 在生源有限的问题。报名人数的有限使得学校选拔优秀人才的可能性大 大下降了,虽然还没有到招不到学生这样的地步,但是没有足够选择的 空间,就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

  中国戏曲学院博士生导师傅谨还认为:跟20年前或者30年前的情况 是有天壤之别的,那个时候我们生源充足,可以优中选优,而我们现在 有得选就不错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通过现 代教育制度来培养戏曲人才。我们知道科班是如何培养人才,它有很严 格的培养办法、一整套人才培养的经验,但是现代教育体制无法完整地 复制这一套方法经验从而加以利用。具体到细节而言,从现代教育体制 来看,科班的方法和经验很多时候是超越人权底线的,是很不人道的, 然而它又确实能出人才。原来科班的一些师徒关系跟人身依附关系联系 在一起,而在现代教育制度下,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每个人都对自己 行为负责的时候,原来的那种师徒关系就难以存在。这一切都需要我们 去寻找一种新的培养模式,而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可 能形成并且完善起来。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