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招生信息铺天盖地 选专业:“北斗定位”绕暗礁

2008年05月26日 10:12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不少过来人会这样劝青春年少的考生,如果考名牌大学悬,就奋力挑个好专业吧。专业嘛,还跟理想、前途有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比学校的牌子更有含金量。不过挑专业时,如果没有一双慧眼,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铺天盖地的招生信息迷惑。

  曾有一个帖子在网上很火:中国高校各大骗人专业一览,进入黑名单的基本上都是就业困难户。其实,评价一个专业的好坏,远非就业率单一标准。很多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考生不曾留意的暗礁。

  代表专业: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新闻学、法学

  躲避理由:毕业时跟你抢一只饭碗的人多到你想不到

  最近,张先生正忙着为公司招聘新技术人员,一个岗位空缺,上百份简历飞来。14年前毕业于北京某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他,现在已是公司的高管。他有时会挺臭美地说,我现在是本科领导博士,来我们这里的,低于硕士学历是看都不看的。

  昔日炙手可热的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这几年在求职时,也要看人家脸色了。

  据北京市人事局发布2008年第一季度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压力最大,供需比达到3.54∶1。同样风光不再的专业,还包括计算机网络、新闻学、法学等。

  如果你的远大理想是当网络工程师、律师、记者,在报考对口专业时要当心了,因为有报道指出,此类专业的毕业生正进入就业寒冰期。这意味着你学的是计算机网络,没准儿最后只能找到一个在中关村某摊儿倒腾电脑的差事,还可能是班里同学中所干工作最接近本行的。

  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此类专业在全国各地高校遍地开花,有统计显示,英语专业开设最多,其次是计算机、法学、新闻学等。而与此同时,市场并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才。也正因为如此,在很多高校,新闻、法学等专业都属于新建院系,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可想而知。

  有报道称,据统计,目前国内法学院、系及专业教育机构已达600余个。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曾表示,某些高校的授课者甚至由原来上政治课的教师转任。而因为师资匮乏,有的高校的新闻系也完全“因人设教”,学生这样描述,“有哪个老师在,就开哪门课程”。在大一就提前开设的专业课上,一学期就换了4个老师。

  如果真想学这一类专业,那就挑师资好的学校吧,这样至少毕业时有底气和大队人马抢饭碗。

  代表专业:能源工程、地球资源与信息、信息资源管理

  躲避理由:名称很诱人,实际很冷门

  此类专业的颇具时代感的名称,大多是进入21世纪后才与时俱进的。改名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好招生。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高校随时可以给自己的院系改名。于是创意便纷纷涌现:有“地质系”变身的“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有“石油勘探”改成的“能源工程”,有“机械维修”改的“机械自动化”,有“采矿系”改的“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有“图书馆系”改成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甚至专门研究水泥的也改了一个时髦的专业名称“硅酸盐”。

  这些专业往日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苦。校方希望能给这些专业摘掉头上的大帽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改名字。

  如果你对这些专业没兴趣,也不愿意吃这份苦,在挑选专业时就一定要看清楚,查阅一下该专业的设置课程,和历史沿革,避免被美丽的名称吸引,误入歧途。

  其实改名字也没什么,尽管有人会指责这有“骗”生源之嫌,但如果这类专业在正规院校已经成长为龙头专业,其实力还是不容小视的。

  比如中国石油大学的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它与学校同龄,最早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后于1969年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勘探系,1997年更名为石油资源科学系,2000年更名为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另外,这些专业因为专业性强,对口单位需求还不饱和,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有一定优势。某校一名计算机系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在网上发的牢骚就是,“入校时我还嘲笑采矿系,现在羡慕死他们了”。

  记者在一些院校的网站上看到学生和过来人对自己专业的评价,比如对地质专业、石油专业的评价意见比较集中:在野外风吹日晒每个角落到处走,苦,很苦。理工科的学生大多认为这是好专业,能学到真本事,找工作不难,比较稳定。出野外苦是苦,但还是收入不错的。

  代表专业:数学、生物工程

  躲避理由:只本科毕业很可能没底气在业内立足

  如果谁家的孩子考上了这类专业,别家的大人会很羡慕地说,你家孩子得多聪明呀。的确,考上这些专业是最有面子的,分老高,仅仅一般的有智慧都是考不上的。而恰恰有人把这类专业也排进了骗人专业。

  在骗人专业一览中,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评价是:根据大家反映,就业不好。数学非常消耗脑力,没有实力就不要报考这个专业。

  其实谁也没说这些专业的本科毕业就有一堆单位抢着要,因此被称作骗人多少有点委屈。要说报考这类专业需要注意的就是,你在报考前,就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因为这类专业只本科毕业,会有没有学通的感觉。

  这类专业往往是基础或长线专业,如果想继续在这个领域发展或是改行,最好的办法都是硕士博士的接着念下去。如果本科毕业便加入求职大军,的确会碰到一些问题。于先生毕业于某名校数学系,他本科同班同学大多选择了继续进修,一部分人出国留学了,几乎没有人是一毕业就参加工作的。

  记者在一些院校此类专业的贴吧搜索时发现,其实上了又觉得后悔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大多数人认为,无论今后发展如何,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实力和规划。比如有人会举例,学数学的人搞计算机是有优势的,只要你学的精,很多编程高手都是学数学出身的。

  就专业本身前景而言,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这是国际上各国优先发展的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生物工程热”之中。当时的国家教委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院校开设生物化工、发酵、生化工程等专业,还建立了一批诸如郑州轻工业学院、浙江工业学院等重点发展生物的高校。据报道,目前生物工程行业总体上还处于人才紧缺状态,特别是研究生人才供不应求。

  代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躲避理由:差不了几个字,但学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有一些看着很像亲兄弟的专业,有可能完全不搭界,考生选择的时候要擦亮眼睛。以下例举两个。

  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与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应用信息论、电路与系统理论、电子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与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设计电子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是一个较宽口径专业。

  又如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专业,比较偏理论,培养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和生态工程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比较偏工程操作,培养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基本知识、具备清洁生产、安全工程、污染物监测和分析、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记者 张凌)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