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志愿填报考生家长很"忙乱" 凸显职业规划重要性

2008年05月28日 16:25 来源:京报网-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不久前,北京某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向记者反映,越是接近5月12日填报志愿的日子,办公室的电话越是受到轮番轰炸。电话那头无不是焦急的应届考生家长询问分数和专业的声音。学生参加高考,要以学生的名义填报志愿,却为什么又满是家长忙碌的身影?

  “我在给大一学生做职业规划的团体辅导时,有40%以上的学生表示上大学完全为了父母。”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办公室研究生辅导员,全球职业规划师李春雨表示,高中生填报志愿,年龄和阅历确实不占优势,在这方面父母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应该回归学生,这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更好途径。学生上学时间会比较忙,但是做志愿填报准备时完全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做。家长代替学生完成这项工作,无疑促进了学生惰性的养成。“如果中学教育能够开展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可以主动进行正规的职业生涯设计的话,他的选择会更理智,学习的动力会更强,也会减弱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后产生迷茫的可能。”

  根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研究生实际报考人数比去年减少了8.2万人,只有120万人。而在高校最为集中的北京,今年的考研人数比去年减少7124人,降为21.4万人。这也是北京继去年考研人数首次下降近6000人后的再次下降。

  专家对研究生报考热降温的解读,多是考研人群的理性显现。然而,记者在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也了解到,今年该院招收的研究生中,不少是调剂过来的学生。在进行调剂工作时,无数考研学生打电话到学院询问调剂事宜。这些学生中多数的原报考院校为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当学生第一志愿落空时,只要能上研究生就成了他们最主要的愿望,所以,他们可能会选择一切可以调剂的方式和院校来达到自己的愿望。”

  其实,无论高考还是考研,人们都应当视其为个人职业规划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之所以现在大家对此认识还不够,主要与大环境有关。北京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刘老师表示,社会大环境对于职业的主动意识还不足。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如果孩子从小涉猎面够宽,其能力自然而然也就能多一些了,对于未来志愿的选择也许就不会像今天不少学生一样,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记者 王怡)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